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尺秋霜的意思、三尺秋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尺秋霜的解釋

喻劍。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三折:“犯着咱三尺秋霜,管教你登時落葉黃。”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三尺秋霜"是一個具有深厚文化意蘊的漢語成語,其核心意象融合了兵器、自然與凜然之氣。以下從詞典釋義角度進行詳細解析:


一、字面釋義

字面組合義:字面指如秋霜般寒光凜冽的三尺長劍,突出劍的鋒利與肅殺之氣。


二、引申義與象征義

  1. 象征剛正威嚴:

    秋霜的凜冽潔白,引申為執法者的公正嚴明與不可侵犯的威嚴。如古人以“風霜之吏”喻指清正官吏,而“三尺秋霜”更強化了法律(三尺法)與威嚴(秋霜)的結合。

    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中“秋霜”詞條釋義,強調其“喻嚴正”的象征。

  2. 喻指文人風骨:

    在古代詩文中,“三尺秋霜”常與文人佩劍的意象結合,象征士人的剛直氣節與不屈精神。如元代張可久《梧葉兒·感舊》中“三尺秋水塵不染”即借劍喻品格高潔。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收錄“秋霜”的文學意象,指“高潔操守”。

  3. 渲染肅殺氛圍:

    在曆史叙事中,常以“三尺秋霜”烘托戰場或俠客的冷峻場景,如《樂府詩集·俠客行》中“飒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的意境,可通過“秋霜”意象強化。

    來源:《全唐詩典故辭典》(湖北辭書出版社)中“霜刃”條引證多例,印證兵器與霜的意象關聯。


三、文化淵源考據


四、現代使用場景

該成語多見于:

  1. 曆史文學作品中形容俠客、武将的兵器氣質(例:“他手中三尺秋霜,令敵膽寒”);
  2. 贊譽司法公正或人物剛直不阿(例:“法官秉持三尺秋霜,斷案如神”);
  3. 書畫評論中比喻筆鋒淩厲(例:“其書法若三尺秋霜,鋒芒畢露”)。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M]. 上海:商務印書館, 1994.
  2. 古代漢語詞典編寫組. 《古代漢語詞典》[M]. 北京:中華書局, 2016.
  3. 範之麟. 《全唐詩典故辭典》[M]. 武漢:湖北辭書出版社, 1989.
  4. 商務印書館編輯部. 《辭源》[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5.
  5. 詹锳. 《李白全集校注彙釋集評》[M]. 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1996.

網絡擴展解釋

“三尺秋霜”是一個漢語成語,具有以下兩層含義及背景:

一、字面含義:喻指寶劍

  1. 基本解釋
    該成語字面意思指“三尺長的秋日寒霜”,常用來比喻鋒利的寶劍。例如元代雜劇《城南柳》中的用法:“犯着咱三尺秋霜,管教你登時落葉黃。”

    • 出處:出自元·谷子敬《城南柳》第三折,以秋霜的寒冷淩厲形容劍的銳利。
  2. 相關意象
    “三尺”在古代常代指劍(如“三尺青鋒”),而“秋霜”則強化了劍的冷冽鋒芒,整體凸顯兵器之威。


二、引申含義:象征曆經磨難後的成果

部分文獻(如現代詞典)将其引申為比喻經曆艱難困苦後獲得的經驗或成就:


總結與用法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含義。如需更詳細出處,可參考《城南柳》原文或權威漢語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半截漢子包羅萬象北歐悲恸比幹筆師晡食不赀才語層山抄錄打蹦兒大平丁力浮出水面共弊駭訛熇然泓浄黃梅天荒歉皇胄呼天搶地架挂兼材講帏郊虞街居解玉訣音軍牢跨俗牢絡老羞變怒蠟檄磊磈裡使羅帱盧矢蔓草荒煙慢辭摸量模拟方法謀略拟出逆襲弄玄虛排出液迫急普加起膘清證權彊屈服桑間上遷滲涼士家小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