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心調節。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養生》:“調護氣息,慎節起卧。”
“慎節”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釋:
基本釋義
指“小心調節”,強調對行為或狀态的謹慎節制。該詞出自北齊顔之推的《顔氏家訓·養生》:“調護氣息,慎節起卧。”,意為通過調節呼吸、謹慎安排起居來養生。
分字解析
語境應用
多用于古代文獻或養生相關的語境,例如調節身體狀态、控制生活習慣等場景,強調通過細緻的管理達到平衡。
權威來源
滬江線上詞典等工具書明确将其定義為“小心調節”,印證了該詞的規範性用法。
總結來看,“慎節”是帶有古文色彩的詞彙,現代使用較少,但在涉及養生、修身等内容時仍可引用,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調節、節制的内涵。
慎節是一個漢字詞語,具有謹慎、節制的意思。它表示對待事物時要謹慎小心,節制自己的言行,不過度或過度表現。
慎節這個詞由“心”和“節”兩個部首組成。心為慎節的左部分,節為右部分。慎節共有11個筆畫。
慎節一詞出自《荀子·勸學篇》:“有過則改之,無過則慎之。”在古代,慎節也有“謹慎節制”的意思。在台灣、香港等地區,有時會使用繁體字“慎潔”來表示慎節。
在古代,慎節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例如,漢朝時期的寫法可能為“慎捷”,唐朝時期的寫法可能為“慎潔”。隨着時間的推移,寫法逐漸演變為現在的“慎節”。
1. 在做決定之前,我們要慎思慎慮,不要輕率行事。
2. 作為一名領導者,他對自己的言行非常慎節,從不隨意發言。
慎重、慎行、慎思、慎言。
謹慎、慎重、小心、審慎。
放縱、放任、魯莽、輕率。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