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金目的意思、金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金目的解釋

(1).深目。古時望遠之具。《淮南子·泰族訓》:“欲知遠近而不能,教之以金目則快射。” 高誘 注:“金目,深目,所以望遠近射準也。”《說文·金部》“金,五色金也” 清 朱駿聲 通訓:“﹝金目,﹞今時眼鏡之類。或曰:借為深。亦通。”

(2).謂黃金之目。古時方相鑄黃金為目,綴于面間,若後世之假面具,模拟兇惡可畏之狀,以驅逐疫鬼。 清 黃遵憲 《紀事》詩:“金目戲方相,黑臉畫鬼王。” 錢仲聯 箋注引《周禮》:“方相氏掌蒙熊皮,黃金四目,玄衣朱裳,執戈6*揚盾,帥百隸而時難,以索室敺疾。”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金目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金目”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種含義:

一、作為古代望遠工具

  1. 基本解釋
    指“深目”,即古代用于測量距離或輔助瞄準的器具,類似望遠鏡或瞄準裝置。
    • 文獻依據:《淮南子·泰族訓》記載“欲知遠近而不能,教之以金目則快射”,高誘注“金目,深目,所以望遠近射準也”。
    • 功能推測:可能是通過金屬制孔洞或透鏡增強視覺精度,用于軍事或觀測(類似後世眼鏡的雛形)。

二、作為驅疫面具的黃金之目

  1. 象征意義
    指古代方相氏(驅疫儀式的主持者)佩戴的黃金四目面具,用于模拟兇惡形象以驅逐疫鬼。
    • 儀式背景:源自《周禮》記載,方相氏“黃金四目,玄衣朱裳”,通過舞蹈和面具驅邪。
    • 文化延伸:清代黃遵憲在《紀事》詩中提到“金目戲方相”,描述這種面具的戲劇化使用。

“金目”既指實用工具(望遠/瞄準裝置),也指宗教儀式中的象征性面具。兩者均體現了古代技術與文化的結合,前者側重物理功能,後者側重精神威懾。需結合具體文獻(如《淮南子》《周禮》)理解其語境差異。

網絡擴展解釋二

金目

《金目》是一個漢字詞彙,由金和目組成。

部首和筆畫

《金目》的部首是金字旁,表示與金屬有關。金的部首是金字旁,表示金屬,其中的部首是钅字旁,表示與金屬有關。

《金目》共有10個筆畫,金字旁有8個筆畫,目字旁有2個筆畫。

來源

《金目》這個詞的來源較為模糊,它可能是古人用來描述目光犀利如金的人。

繁體

《金目》的繁體字為「金目」。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金目》這個詞在古時候的寫法可能有所差異,但具體的寫法無法确切确定。

例句

這位年輕人雙目如金,一眼就能看透你的心思。

組詞

金腰帶、金錢、金銀、金屬、眼目、銳目等。

近義詞

炯炯有神、銳利的眼光、目光如炬。

反義詞

眼花、迷離的眼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