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 柳下惠 的省稱。 漢 班固 《答賓戲》:“若乃 伯夷 抗行於 首陽 , 柳惠 降志於辱仕……真吾徒之師表也。” 三國 魏 嵇康 《答難養生論》:“且 子文 三顯,色不加悅; 柳惠 三黜,容不加戚。何者?令尹之尊,不若德義之貴;三黜之賤,不傷沖粹之美。”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嵇康<言志>》:“ 柳惠 善直道, 孫登 庶知人。”參見“ 柳下惠 ”。
“柳惠”一詞的解釋需結合曆史人物與文獻記載,具體如下:
柳惠是春秋時期著名人物柳下惠的省稱,其名為展獲,字禽(或季),因食邑在“柳下”,谥號為“惠”,故被尊稱為“柳下惠”或“柳下季”。
身份與生平
柳下惠為魯國大夫,是魯孝公之子公子展的後裔。他因政治主張與時代不符選擇隱退,成為“逸民”。
曆史評價
文獻記載
漢班固《答賓戲》、三國嵇康《答難養生論》等古籍均引用其事迹,贊其“降志辱仕仍守德義”的品格。
柳下惠被視作中國傳統道德的象征,其“直道事人”的處世原則對儒家思想影響深遠,同時他也是中國柳姓的得姓始祖之一。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文獻或名字案例,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柳惠》(liǔ huì)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柳樹給人們帶來的好處和喜悅”,也可引申為“柳樹的恩惠”。
《柳惠》的部首是木(mù),總計10個筆畫。
《柳惠》這個詞起初出現在古代詩文中,用以描述柳樹給人們帶來的愉悅感受。柳樹有着柔韌的枝條和綠茂的葉子,在風中輕擺起伏,給人一種甯靜、舒適的感覺。後來,人們将這種感受也用于修辭和描述他人的幫助和恩惠,逐漸形成了這個詞語。
《柳惠》的繁體字為「柳惠」。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會根據不同的朝代和書法風格而有所變化,但基本上《柳惠》的寫法沒有太大的變化。
1. 青山綠水帶給人們無盡的柳惠。
2. 兄弟之間的幫助就像春日的柳惠,令人感到溫暖和欣慰。
柳影、柳枝、柳綠、惠風、幫助、恩惠
柳葉、柳翠、柳綠、柳簇,都可表達柳樹給人帶來的喜悅和好處。
惠風、好處的反義詞是害處、傷害。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