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金星草的意思、金星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金星草的解釋

草名。又名鳳尾草、七星草。 宋 宋祁 《益部方物略記·金星草》:“﹝金星草﹞生 峨眉 青城山 ,葉似萱草,其背有點,雙行相偶,黃澤類金星,人號黃星草,亦雲金釧草,皆以肖似取之,今醫家以傅疽創甚良。”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九·金星草》﹝集解﹞引 掌禹錫 曰:“金星草,西南州郡多有之,以 戎州 者為上。喜生背陰石上浄處,及竹菁中少日色處,或生大木下及背陰古瓦屋上。初出深緑色,葉長一二尺,至深冬背生黃星點子,兩兩相對,色如金,因得金星之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金星草是一種具有藥用和生态價值的植物,其含義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定義與别名

金星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學名大果假瘤蕨,屬水龍骨科。其名稱來源于葉片背面的金黃色星狀斑點(冬季尤為明顯),形似金星。常見别名包括鳳尾草、七星草、金钏草等。

二、形态特征與分布

三、藥用價值

金星草性寒、味苦,歸脾經、小腸經等,具有以下功效:

  1. 清熱解毒:用于治療癰腫、毒瘡、火眼等熱毒症狀。
  2. 涼血消腫:可緩解腸風下血、淋證(如尿路感染)。
  3. 外敷應用:搗碎後外敷可促進傷口愈合。

四、注意事項

五、文化寓意

在漢語中,“金星草”偶爾被引申為才華出衆之人的比喻,強調其“珍貴如金星”的特質。

若需進一步了解其植物分類或具體藥方,可參考《本草綱目》或中醫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金星草》的意思

《金星草》是指一種生長在潮濕地區的一種草本植物。它的葉子呈現出金黃色,并且具有星狀的形狀,因此得名《金星草》。

拆分部首和筆畫

《金星草》的拆分部首是草(艸)和星(日)。它的總筆畫數為11。

來源

《金星草》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中。在傳統的中藥學和植物學文獻中,記載了許多與《金星草》相關的信息,包括其生長環境、藥用價值等。

繁體

《金星草》的繁體字為「金星草」。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差異,但總體來說,它的基本形狀與現代漢字相似,隻是筆劃、創意性和規範有所不同。

例句

1. 這片濕地中生長着許多金星草,非常美麗。

2. 金星草被認為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組詞

金星草可以組成一些相關的詞語,如:金黃星、金葉草、草本植物等。

近義詞

近義詞包括:星葉草、金草等。

反義詞

反義詞可以是與金星草相對的詞語,例如:白雲、石頭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