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遭遇苦難。語出《詩·周頌·小毖》:“未堪家多難,予又集于蓼。” 毛 傳:“我又集于蓼,言辛苦也。” 鄭玄 箋:“集,會也。” 清 陳夢雷 《<閑止書堂集鈔>序》:“惴惴淵冰,旦夕集蓼……胥今古才人不幸之遭,鹹萃一身。”
集蓼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文化意涵的詞彙,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指遭遇苦難或經曆艱辛。該詞源于《詩經·周頌·小毖》中的典故“予又集于蓼”,原意形容周成王自我警醒,比喻身處困境如置身于蓼草叢中(蓼草味辛辣,象征艱苦環境)。
字面意為“聚集于蓼草叢”,出自《詩經》鄭玄箋注:“集,謂會于一身;蓼,辛苦之菜也。” 強調身體處于艱苦境地。
後世引申為承受苦難或經曆磨難,如清代黃宗羲《仇公路先生八十壽序》中“集蓼如饴”即形容甘願承擔艱辛。
蓼草在古代文獻中多喻指困苦,《說文解字》注其“辛菜”,以味覺隱喻人生苦難。
“集”為動詞,表聚集、陷入;“蓼”作名詞賓語,構成動賓短語,強化被動承受的語義色彩。
該詞屬書面語,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論述中描述堅韌精神(如“集蓼之痛”)。需注意其古典語境,現代漢語常用“曆經磨難”等替代表達。
參考文獻來源
“集蓼”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集蓼”原指“遭遇苦難”,源自《詩經·周頌·小毖》:“未堪家多難,予又集于蓼。”。其中: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詩經》注疏(如毛傳、鄭玄箋)或權威詞典(如《漢典》)。
白舫白雲山霸占表壯不如理壯閉禁賓遊茶話會常愁出巡錯谔大貂叨貪燈标奠酬調習釘帽定錢各界管青谷谷呱滾開寒縮橫請黃族回睨戶口兼備擠塞涓滴不遺客坊可吸入顆粒物坤維離樽茂化麽蟲靡弱拈竿女裝骈拇枝指清白情形緛戾三德散置時豪鬊雲索微灘子團夥土壤空氣王宰偉士威脅利誘武漢無形無影仙幾孝理小妖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