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嗟詠的意思、嗟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嗟詠的解釋

(1).猶贊誦。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但共嗟詠二家之美,不辯其理之所在。” 南朝 陳 徐陵 《谏仁山深法師罷道書》:“遠近嗟詠,貴賤顒仰。”

(2).贊歎吟誦。 南朝 梁 锺嵘 《詩品》卷下:“ 蘇 陵 任 戴 ,并著篇章,亦為搢紳之所嗟詠。”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嗟詠"是一個古漢語複合詞,由"嗟"和"詠"兩個單字組合而成,主要用于表達帶有感歎、慨歎意味的吟誦或歌詠。其核心含義在于通過吟詠詩文來抒發深沉的情感,尤其是哀傷、惋惜或贊歎之情。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一、單字釋義

  1. 嗟 (jiē)

    • 本義:歎息、感歎。《說文解字》釋為"谮也",後引申為悲歎、贊歎之聲。
    • 語境應用:多用于表達遺憾、哀傷或驚歎,如"嗟乎"(表感慨)、"嗟歎"(歎息)。
    • 權威參考:

      《漢語大詞典》:"嗟,歎詞。表示感歎、贊美或悲傷。"(來源:《漢語大詞典》第3卷,第127頁)

  2. 詠 (yǒng)

    • 本義:依一定腔調緩慢誦讀或歌唱。《說文解字》:"詠,歌也。從言,永聲。"
    • 引申義:通過詩歌抒發情感,如"吟詠""詠懷"。
    • 權威參考:

      《王力古漢語字典》:"詠,長聲吟誦詩歌以抒懷。"(來源:《王力古漢語字典》,第102頁)


二、複合詞"嗟詠"的釋義

核心含義:以吟詠詩文的形式表達深沉慨歎,融合了"嗟"的情感色彩與"詠"的藝術形式。

權威詞典解釋:

  1. 《漢語大詞典》:

    "嗟詠:歎息吟詠。指帶有感歎的誦詩行為。"(來源:《漢語大詞典》第3卷,第130頁)

  2. 《古代漢語詞典》:

    "嗟詠:感慨地吟誦詩文,多含悲憫或贊歎之意。"(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第658頁)


三、典籍用例與語境分析

  1. 哀傷懷舊:
    • 如《文選·謝靈運〈廬陵王墓下作〉》:"撫墳嗟詠,涕泗交流。" 指撫墓吟詩,抒發悲痛。
  2. 贊歎感慨:
    • 如清代詩文評點中"讀其賦,令人嗟詠不已",表達對文采的歎服。

四、近義詞辨析

詞語 情感側重 表現形式
嗟詠 深沉慨歎 吟誦+歎息
詠歎 抒情性較強 歌唱或朗誦
嗟傷 純粹哀痛 無藝術形式

五、文化内涵

"嗟詠"體現了中國古典文學中"詩以言志"的傳統,文人常借吟詠寄托對世事、人生的感懷。其情感厚度與藝術形式的結合,使之成為詩文鑒賞的重要範疇。

學術參考:

網絡擴展解釋

“嗟詠”是一個古典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1. 贊誦
    指對人或事物的贊美、稱頌。例如南朝陳代徐陵在《谏仁山深法師罷道書》中提到“遠近嗟詠,貴賤顒仰”,意為無論遠近、貴賤之人皆對其贊歎稱頌。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中也記載時人“共嗟詠二家之美”,即共同稱贊兩家的優點。

  2. 贊歎吟誦
    指因感慨或欣賞而吟詠詩句。如南朝梁代鐘嵘《詩品》提到“搢紳之所嗟詠”,指文人官員對詩文的贊歎和吟誦。宋代範成大《酹江月》中“荒台遺像,至今嗟詠不足”亦體現了對古迹的感慨吟詠。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用例,可參考《世說新語》《詩品》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安常守故暗沓包舉宇内敝車羸馬兵長茶幾岔氣車蓋成夜齒過肩隨蚩尤祠倒馬訂明丁男短文對台戲藩蔽孤舟赫赫赤赤橫倒豎歪橫列荒白米江津焦元基桢據梁髺髮淩穢留駐龍币驢筋頭緑乳賣關節妙策鳴和鸾鳴鴉攆出俳回癖習牽附趬悍挈累奇禍棄智曲棍驅世如湯澆雪砂俘山市市算壽享期頤通草花徒弟推目維翰響導線形小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