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ircular covering on the ancient vehicle] 古代車上遮雨蔽日的篷子,形圓如傘,下有柄
日初出大如車蓋。——《列子·湯問》
見“ 車蓋 ”。
亦作“ 車蓋 ”。1.古代車上遮雨蔽日的篷。狀如傘,有柄。《列子·湯問》:“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 唐 杜甫 《病柏》詩:“有柏生崇岡,童童狀車蓋。”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侯忠節公父子為僮賓作書》:“書所撰《古柏行》雲:‘中堂有奇樹,鬱若車蓋姿。’”
(2).指車輿。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五娘到京知夫行蹤》:“此是 彌陀寺 ,畧停車蓋。” 清 錢泳 《履園叢話·雜記上·席宗玉》:“ 元旦 贈 宗玉 詩雲:‘……家貧還甚俠,車蓋敢相招。’”
“車蓋”一詞在不同時代和語境中有不同含義,需分兩部分理解:
一、古代含義 指古代馬車上的傘形遮陽避雨裝置,形制特征為: • 結構:圓形傘狀篷頂,下方有支撐柄杆; • 材質:多采用織物或皮革覆蓋,常見于貴族車駕; • 文獻例證:《列子·湯問》中“日初出大如車蓋”以傘蓋比喻太陽輪廓;杜甫《病柏》詩“童童狀車蓋”形容柏樹枝葉繁茂如車蓋。
二、現代含義 指機動車發動機艙上方的金屬擋闆,即俗稱的“引擎蓋”: • 功能:保護發動機等重要部件,同時具備空氣動力學設計; • 材質:現代多采用輕量化鋁合金或高強度鋼闆。
擴展關聯 古代車蓋在文化中衍生出象征意義,如成語“軒蓋如雲”形容達官顯貴車駕衆多的場景。需注意古今詞義的演變差異,避免混淆使用場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