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維翰的意思、維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維翰的解釋

《詩·大雅·文王有聲》:“四方攸同,王後維翰。” 毛 傳:“翰,幹也。” 鄭玄 箋:“王後為之幹者,正其政教,定其法度。”後因以“維翰”喻捍衛。亦指保衛國家的重臣。《晉書·宗室八王傳序》:“始則 韓 彭 菹醢,次乃 吳 楚 稱亂。然雖克滅權偪,猶足維翰王畿。” 南朝 梁 江淹 《蕭冠軍進號征虜诏》:“門下維翰之重,實資名品。” 明 張居正 《賀少宰鎮山朱公重膺殊恩序》:“ 文 武 受命, 召公 維翰。”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維翰"的漢語詞典釋義

"維翰"是古漢語複合詞,由"維"和"翰"二字構成,本義指維系國家的重臣或棟梁,引申為支柱、中堅力量。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分析:


一、字義分解

  1. 維(維)

    • 本義:系物的大繩,引申為維系、連結。《說文解字》:"維,車蓋維也",指車蓋的固定繩索。
    • 引申義:維持、保護,如《詩經·小雅·節南山》:"秉國之鈞,四方是維。"
  2. 翰(翰)

    • 本義:赤羽山雞,泛指長而硬的鳥羽。《說文解字》:"翰,天雞赤羽也"。
    • 引申義:文辭、書信(如"文翰"),或指輔翼、棟梁(如《詩經·大雅·闆》:"大邦維屏,大宗維翰")。

二、複合詞釋義

"維翰"最早見于《詩經·大雅·闆》:

"大邦維屏,大宗維翰。"

(諸侯是國家的屏障,宗族是王室的支柱。)

此處"維翰"指宗族作為王室的核心支撐力量,強調其穩固政權的作用。

核心含義


三、古籍用例與權威參考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25年修訂版):

    "維翰"釋義為"維系國家的棟梁",引《詩經》為源,并收錄宋代文獻《資治通鑒》中"社稷維翰"的用例。

  2.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

    強調其"輔翼、中堅"之義,例證包括《後漢書》"股肱維翰"之說。


四、現代引申與使用

現代漢語中,"維翰"多用于書面語或專有名詞(如人名、機構名),保留"核心支柱"的象征意義。例如:


權威參考來源:

  1. 《說文解字注》(漢典網)
  2. 《詩經譯注》(中華書局)
  3.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4.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

網絡擴展解釋

“維翰”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維翰”由“維”和“翰”組成:

組合後,“維翰”指維護文化或保衛國家的核心人物,既可表示對詩文書畫的守護者,也可象征國家棟梁之臣。


二、典故來源

出自《詩經·大雅·文王有聲》:“四方攸同,王後維翰。”


三、用法與延伸

  1. 文化層面:指維護詩文傳統的文人或學者(如“維翰之士”)。
  2. 政治層面:代指國家重臣,如《晉書》中“猶足維翰王畿”形容能穩固政權的輔佐者。
  3. 姓名寓意:現代常作人名,寓意才華出衆、志向遠大,隱含守護與擔當的品格。

四、近義詞與關聯詞

通過以上分析可見,“維翰”兼具文化守護與政治捍衛的雙重内涵,體現了古代對文治武功并重的價值觀。

别人正在浏覽...

拜壇白鶂超階赪柯出頂楚人騷祠兵湊巧電瓷鬥折蛇行防患未萌房廊豐嫮風前燭分竹公酒乖紊還走毫不猶豫合翮禾穎後項還珠返璧回崖虎穴得子家蜂降聖檢脩膠葛攪屎棍警官君主國口中雌黃蘭味曆代論命羅鏡落星石慢視磨對墨緑陪輔剽迫鉟铤确商仍疊戎亭喪亂山衲聲色犬馬伸坦壽眉鼠壤素心庭辯推收外江話鄉相賢僚先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