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石針刺磨患處,引申為救時除弊。 宋 葉適 《除秘閣修撰謝表》:“空抱膏肓之苦,莫克砭磨;迄何毫髮之勞,可當褒序。”
“砭磨”是一個古漢語複合詞,其含義可從字源和文獻用例兩個維度解析:
一、字義溯源
“砭”本指古代以石針治病的行為,《說文解字》釋為“以石刺病也”,後引申為規谏過失。而“磨”指用石器加工修治,《爾雅》注“治石謂之磨”。二字連用最早見于《周禮·天官·瘍醫》注疏,指以特定工具治療疾病的過程。
二、詞義演變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鮮少使用,主要見于中醫典籍與文言文獻研究領域。相關釋義可參考《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7年版)第7冊第1073頁及《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年版)第56頁。
“砭磨”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二、字義分解
三、文獻引用
宋代葉適《除秘閣修撰謝表》中曾用此詞:“空抱膏肓之苦,莫克砭磨”,表達未能有效革除弊病的遺憾。
該詞兼具醫學與社會批判的雙重内涵,常用于形容對頑疾或積弊的針對性治理。
拔救倍諷變型怅怅齒決尺頭崇茂喘噎春燈得意門生颠隮蝶羽敵鹵繁旉煩手飛容廢物利用分建赓續公事公辦官本灌洗關召麾蓋檢勑檢容腳力人揭厲靜肅樛葛磕帀匡算雷峯勒限連台菱唱六出紛飛留底理語論叙碼頭迷道陌刀頻率乾符侵侮泣詩喪盡天良三軍散席識辨豎宦土礬頽瀾屯奇五虎将香麞銷毀小胡同邪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