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緯車的意思、緯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緯車的解釋

紡車。 唐 陸龜蒙 《襲美見題郊居因次韻酬之》之六:“水影沉魚器,鄰聲動緯車。” 宋 陸遊 《出遊》詩之四:“白水滿陂秧馬躍,緑陰繞舍緯車鳴。” 元 王祯 《農書》卷二一:“緯車,《方言》曰:‘ 趙 魏 之間謂之歷鹿車, 東齊 、 海 、 岱 之間謂之道軌。’今又謂繀車。”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緯車(wěi chē)是中國古代用于紡織的專用器具,特指纏繞緯線(橫線)的紡車,屬于傳統紡織工具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核心功能是将絲、麻等纖維撚合成緯線,并卷繞于梭子或管狀工具上,為織布環節提供橫向紗線。

一、核心定義與功能

  1. 詞義解析

    “緯”指織物橫向的紗線(與縱向“經線”相對),“車”表示帶輪轉結構的器械。緯車即專司緯線制備的紡車,通過手搖或腳踏驅動輪轉,牽引纖維加撚成線并收卷,為織機供應緯紗。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2版)第9卷,第1231頁;《中國古代紡織史》

  2. 結構特征

    典型緯車由輪盤、錠子、腳踏闆(或手搖柄)、支架構成。錠子水平安裝,輪盤轉動時帶動錠子旋轉,完成加撚與卷繞。其形制區别于經線整理的“經車”和織造的“織機”。

    來源:宋應星《天工開物·乃服》(國家圖書館藏明刻本)

    《天工開物》電子資源參考

二、曆史演變與文化關聯

  1. 技術發展

    緯車最早見于漢代畫像磚,宋元時期因棉紡普及而廣泛使用。明代《農政全書》載有改進型腳踏緯車,提升紡線效率,推動家庭紡織業繁榮。

    來源:王祯《農政全書·農器圖譜》

    《農政全書》線上版本

  2. 社會意義

    作為“男耕女織”經濟的象征,緯車常見于詩詞畫作。如南宋範成大《四時田園雜興》中“晝出耘田夜績麻”,即描述農婦夜間操作緯車(績麻)的場景。

    來源:《範石湖集》卷二十七

三、學術考據與權威佐證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1)
  2. 宋應星《天工開物·乃服》(明崇祯十年刊本)
  3. 王祯《農政全書》(中華書局,1956年校注本)
  4.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5. 陳維稷《中國紡織科學技術史》(科學出版社,1984)

網絡擴展解釋

“緯車”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權威來源進行甄别:

一、作為紡織工具的核心含義(主流解釋)

根據、等權威文獻記載:

  1. 基本定義:緯車是古代人力紡織機械,主要用于撚絲作緯線,由繩輪和铤子構成,通過搖動繩輪帶動紗錠旋轉。其别稱包括“繀車”“歷鹿車”,戰國時期已有使用。
  2. 曆史溯源:元代王祯《農書》明确記載其結構與方言稱呼,唐詩宋詞中亦有相關描述,如陸遊詩句“緑陰繞舍緯車鳴”。

二、作為成語的争議性解釋

部分字典(如、)提出引申義:

總結建議

研究或使用時,建議優先采用“紡車”的本義。若遇到比喻性用法,需注意核查出處語境。可通過(知網百科)、(農書引文)等來源進一步考證紡織工具的具體形制與曆史演變。

别人正在浏覽...

白梂巴陵版畫把式北窗高卧傳示出空蠢爾怛悼德聲曡秀東北虎獨造分壓電阻俯拾賦頌公出垢泥慣賊孤唳國器話法唿扇鏡片敬诎津通稽閲擊斬舉枉措直開帆坎德拉口耳之學勞勌拉齊套李郭仙舟鸾绡落地靡響迷真嫩日徘徊歧路栖谷氣流清風子全宗岖嶔桑丘三考山屏釋讀束囊同文共軌脫檔徒讬空言望柱蚊首吳兒五十三參舞手信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