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陷于缧绁”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指人被關進監獄,失去自由。部分語境中也可引申為陷入無法擺脫的困境。
“高太尉與賤子一同被擄,陷于缧绁。” ——《水浒傳》。
“缧绁”原為刑具,後成為監牢的代稱。成語強調因外力(如法律制裁)導緻失去自由的狀态,現代也可用于比喻重大困境。
《陷于缧绁》這個詞的意思是指被囚禁或被束縛在牢獄中,無法自由行動。
《陷于缧绁》這個詞由“罒”、“糸”、“彐”和“缶”這四個部首組成。
其中,“罒”表示網罟;糸表示絲線;彐表示肩膀;缶表示推車、器皿。
《陷于缧绁》共有17個筆畫。
《陷于缧绁》這個詞的來源較為古老,最早出現在古代文獻記載中,後來也被廣泛使用。
在繁體字中,這個詞的寫法為「陷於縲綞」。
在古代漢字中,《陷于缧绁》的寫法略有變化,其中“缧”字使用的是另一種表示器皿的部首“網”,所以古時候的寫法為「陷于縲縞」。
1. 他因犯罪被判處陷于缧绁,喪失了自由。
2. 那位政治犯多年來一直在陷于缧绁的監獄中苦苦掙紮。
3. 古代中國的詩人常常在陷于缧绁的環境中寫下了許多感人的作品。
1. 缧绁牢獄
2. 缧绁歲月
3. 陷入牢獄
4. 被縛禁竟绁
1. 囚禁
2. 束縛
3. 監禁
4. 困厄
1. 自由
2. 解脫
3. 解放
4. 逍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