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刑的意思、詳刑的詳細解釋
詳刑的解釋
謂斷獄審慎。 漢 王粲 《從軍》詩之二:“涼風厲秋節,司典告詳刑。” 宋 曾鞏 《杜純大理正制》:“折獄詳刑之事,朕所慎也。” 明 孫柚 《琴心記·臨流守約》:“讀律無如我,詳刑不讓人。”
詞語分解
- 詳的解釋 詳 (詳) á 細密,完備,與“略”相對:詳細。詳略。詳情。詳談。周詳。詳實(詳細而确實。亦作“翔實”)。語焉不詳(說得不詳細)。 清楚地知道:内容不詳。 說明,細說:内詳。 審慎:詳平(審理案件審慎
- 刑的解釋 刑 í 對犯罪的處罰:刑罰。刑法。刑律。刑事。執刑。服刑。 特指對犯人的體罰:刑訊。受刑。刑具。 筆畫數:; 部首:刂;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詳刑”的漢語詞典釋義
“詳刑”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審慎、周密地審理或判決刑事案件。它強調在司法過程中,特别是涉及刑罰時,必須秉持嚴謹、細緻、公正的态度,避免冤假錯案。該詞體現了中國古代法律文化中對司法公正和慎用刑罰的重視。
詳細釋義與解析:
-
本義:審慎斷案,明察刑罰
- “詳”在此意為詳細審察、周密審理。《說文解字》釋“詳”為“審議也”,強調仔細考察。
- “刑”指刑罰、刑法、刑事案件。
- 因此,“詳刑”的直接含義就是仔細、審慎地審理刑事案件,明察案情,公正地適用刑罰。它要求司法官員在定罪量刑時必須全面調查證據,深入分析案情,不枉不縱。例如,《後漢書·卷四·孝和孝殇帝紀》中記載的诏書提到“詳刑慎罰”,即體現了這種審慎用刑的思想。
-
引申義:司法公正與慎刑思想
- “詳刑”一詞常與“慎罰”連用(“詳刑慎罰”),成為中國古代重要的司法理念和政治主張。它不僅僅指具體的審判行為,更上升為一種追求司法公正、反對濫用刑罰、體恤民命的治國原則。這種思想要求統治者及其司法官員在行使刑罰權時必須極其謹慎,充分體現仁政精神。曆代法典和司法實踐中都滲透着這一理念。
-
曆史實例:宋代官署名
- 在宋代,“詳刑”一詞曾直接用于中央司法機構的名稱。北宋初期,中央最高司法複審機關稱為“提點刑獄司”,後于宋神宗時期改稱“提刑司”,全稱為“提點刑獄公事”或“提點某路刑獄公事”。有時也簡稱或雅稱為“詳刑”或“憲”。這個機構負責複核地方上報的死刑案件、監察地方司法官吏、審理疑難案件等,其名稱中的“刑”即指司法刑獄事務,“詳”則明确體現了其職能核心——詳審刑獄,确保司法公正。這從制度層面實踐了“詳刑”的理念。
權威參考來源:
-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對“詳刑”有明确詞條解釋,釋義為“謂斷獄審慎”。該詞典是漢語詞彙研究的權威工具書。 (來源: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收錄“詳刑”詞條,釋義為“審慎用刑”。該詞典是學習研究古代漢語的常用工具書。 (來源:商務印書館)
- 《中國法制史》(張晉藩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在論述宋代司法制度時,詳細介紹了“提點刑獄司”(詳刑司)的設立、職能及其在宋代司法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該書是研究中國法律史的權威教材。 (來源: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 《辭源》(商務印書館): 作為一部大型古漢語辭書,對“詳刑”一詞亦有收錄和解釋。 (來源:商務印書館)
- 《後漢書》等古代史籍: 如《後漢書·孝和孝殇帝紀》中“詳刑慎罰”的記載,是理解該詞本義及古代司法理念的重要原始文獻。 (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二十四史)
網絡擴展解釋
“詳刑”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含義為審慎處理刑獄,強調司法過程中的謹慎态度。以下是具體解析:
一、基本釋義
-
核心含義
指在審理案件時,對刑罰的適用保持審慎态度,注重嚴格依法裁決,避免濫用刑罰。
-
字義分解
- 詳:意為審慎、周密(如“詳平”“詳刑”中的“詳”均表示謹慎)。
- 刑:指刑罰、司法。
二、用法與語境
-
文獻引用
- 漢代王粲《從軍詩》提到“司典告詳刑”,意為司法官員需謹慎斷案。
- 宋代曾鞏在《杜純大理正制》中強調“折獄詳刑”,表達對司法審慎的重視。
-
常見搭配
常與“慎罰”連用為成語“詳刑慎罰”,表示審慎量刑與定罪,如《後漢書》中“詳刑審罰,明察單辭”。
三、現代啟示
這一概念體現了古代司法制度中對程式正義的追求,對當代司法實踐仍有借鑒意義,強調法律裁決需嚴謹、公正,避免主觀臆斷。
如需更多例證或文獻出處,可參考上述來源網頁中的古籍引用。
别人正在浏覽...
挨黑阿拉巴圖百戲表崇不甘落後蠶池蒼烏操立抄纂丑名垂直地帶性麤澁玳瑁簾鵰章耳韻發明權棼乘豐準根苑工于灌辟還裝憨嬉阖胡黑手和揉貨棚護心鏡交露結體驚慌失措進膳金铉巨海雷赴令人矚目陵陷利鎖名缰流悅犂元旅貌凝煉裒斂鋪馬劄子千古計溶瀛弱民三山客頭葉頹殘窩風五湖限帶鄉宦閑氣布衣閑然弦詩小腆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