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戞齒”。上下齒相擊。 明 楊慎 《升庵詩話·偃曝》:“頤中有物,乃可言咀嚼而出真味,若空腸作雷鳴,而強為戞齒之狀,但垂飢涎耳,真味何由出哉!”
“戛齒”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該詞多用于古代文獻或詩詞中,例如:
如需進一步探究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升庵詩話》或相關詩詞注解。
《戛齒》是一個中文詞語,它的意思是尖銳而嚴厲。
《戛齒》由兩個部首組成,其中“戈”是左邊的部首,表示兵器,而“齒”是右邊的部首,表示牙齒。它的總筆畫數為13畫。
《戛齒》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中的詩經《鄭風·戛兮》。其中,“戛”是用來表示尖銳的意思。“戛齒”則是在後來的發展中衍生出來的詞語。
《戛齒》的繁體字為「戛齒」。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中,或曾有用不同的寫法來表示《戛齒》這個詞語。示例如下:
1.「戛齒」
2.「戛齕」
3.「戛齎」
以下是一些使用《戛齒》的例句:
1. 他的話語十分戛齒,讓人不敢接話。
2. 來自對手的戛齒批評使他深感挫敗。
3. 他以戛齒的語氣對待他人,導緻孤立自己。
以下是一些與《戛齒》相關的組詞:
1. 戛然:形容聲音突然而尖銳。
2. 戛然而止:形容突然間停下來。
以下是一些與《戛齒》意思相近的詞語:
1. 尖刻:形容言辭尖銳而刻薄。
2. 尖利:形容刀劍等尖銳鋒利。
以下是一些與《戛齒》意思相反的詞語:
1. 和藹:形容态度親和和善。
2. 溫和:形容性情溫柔平和。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