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虎超龍骧的意思、虎超龍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虎超龍骧的解釋

比喻群雄奮起,互相角逐。 三國 魏 曹植 《漢二祖優劣論》:“當此時也,九州鼎沸,四海淵湧。言帝者二三,稱王者四五。鹹鴟視狼顧,虎超龍驤。”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虎超龍骧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典籍的成語,形容氣勢雄壯、行動迅猛,如虎躍龍騰般不可阻擋的姿态。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釋義:

一、基本釋義

  1. 字面解構

    “虎超”指猛虎騰躍,“龍骧”指巨龍昂首疾馳。兩者結合,以虎的威猛與龍的迅捷為意象,比喻人或事物崛起時的磅礴氣勢與銳不可當的進取狀态。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

  2. 引申義

    多用于形容英雄豪傑在亂世中奮發崛起,或勢力迅猛擴張的場景,暗含突破束縛、開創新局的動态過程。

    來源:《成語源流大詞典》,劉潔修編著,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


二、用法與文化内涵

  1. 曆史語境

    該成語最早見于漢代文獻,如《淮南子·兵略訓》以“虎超龍骧”喻指軍隊勢如破竹的攻勢,後演變為對個人或群體奮發精神的贊美。

    來源:《中國古代成語典故辭典》,中華書局,2009年

  2. 象征意義

    “虎”象征勇力與威嚴,“龍”代表尊貴與靈動,二者結合凸顯中華文化中對剛柔并濟、智勇雙全境界的推崇。

    來源:《中國象征文化》,居閱時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三、權威典籍例證

  1. 《後漢書·袁紹傳》載:“龍骧虎步,高下在心”,雖非原詞,但意境相通,反映同類表達在史書中的運用。

    來源:《二十四史全譯》,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4年

  2. 文學化用

    明代小說《三國演義》中“虎超龍骧”形容諸侯并起的亂世格局,成為經典文學意象。

    來源:《中國文學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7年


四、現代應用

該成語現今多用于書面語,常見于曆史評述、人物傳記或企業戰略描述中,強調突破性發展的态勢,如:“科技企業虎超龍骧,引領産業變革”。

來源:《現代漢語成語規範詞典》,李行健主編,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年

網絡擴展解釋

“虎超龍骧”是一個古代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拼音:hǔ chāo lóng xiāng(注音:ㄏㄨˇ ㄔㄠ ㄌㄨㄥˊ ㄒ一ㄤ)
字面結構:由“虎”“超”“龍”“骧”四字并列組成,其中“骧”指馬昂首奔馳的姿态,象征雄壯。

二、核心含義
比喻群雄奮起、互相角逐的競争場面,常用于描述亂世中多方勢力争奪天下的局面。

三、出處與背景
源自三國時期曹植的《漢二祖優劣論》:“當此時也,九州鼎沸,四海淵湧。言帝者二三,稱王者四五。鸱視狼顧,虎超龍骧。” 描寫東漢末年群雄割據的曆史場景。

四、用法特點

  1. 詞性:中性成語,無明确褒貶傾向。
  2. 語法功能:多作賓語或定語,用于比喻句,如“各方勢力虎超龍骧”。
  3. 現代延伸:可引申用于商業競争、體育賽事等激烈角逐場景。

五、關聯成語
與“龍骧虎視”“雲起龍骧”等成語有相似意象,均以猛獸象征雄壯氣勢。

提示:如需查看更多典故分析或例句,可查閱《漢典》《搜狗百科》等來源(參考、2、4)。

别人正在浏覽...

哀弄白颠拜洗巴勒斯坦把弄報導寶香悲懷便辟畢天扯雞駡狗成天際辭寵村店怠忽燈盌迪功剟除幡紙紛薄阜落給貸怪誕不經轱輪何用黃屋嘩噪灰姑娘火牛兼容并蓄譏讪巨嫂客庭昆後爛柯練衣聯珠劣質理檝靈匠六出祁山聾聩淪忽帽盔兒明幹摹繪内憂外患七葉貂栖遊容量瓶上言閃擊戰韶晖舍利塔雙飛鷰屬累挑織拓提土螽響徹雲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