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壺蠭的意思、壺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壺蠭的解釋

即胡蜂。《方言》第十一:“蠭, 燕 趙 之間謂之蠓螉……其小者謂蠮螉,或謂之蚴蛻,其大而蜜,謂之壺蠭。” 錢繹 箋疏:“壺,古字與‘胡’通。胡,大也。”《楚辭·招魂》:“赤螘若象,玄蠭若壺些。” 王逸 注:“壺,乾瓠也。言曠野之中有赤蟻,其狀如象;又有飛蠭,腹大如壺。”是壺蜂以其腹大如壺,故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壺蠭”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指一種體型較大的蜂類,具體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1. 字面含義
    “壺蠭”即“胡蜂”,因腹部膨大如壺而得名。“壺”在古漢語中與“胡”通假,表示“大”的意思(錢繹箋疏),如《楚辭·招魂》提到“玄蠭若壺些”,王逸注稱其“腹大如壺”。

  2. 特征描述
    這種蜂類體型較大且能産蜜,與小型的“蠮螉”(細腰蜂)形成對比,見于《方言》第十一的分類:“其大而蜜,謂之壺蠭”。


文獻來源


綜合釋義

壺蠭是古代對胡蜂的别稱,結合形态特征(腹部膨大)與方言命名邏輯,體現了古人對自然生物的觀察與分類。需注意該詞現代已較少使用,多見于文獻考據或古文研究場景。

如果需要進一步探究,可參考《方言》《楚辭》相關注釋及訓诂學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壺蠭

壺蠭(hú fēng)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首組成:壺(hú)和蠭(fēng)。

壺字的部首是口,它有三畫,表示容器,一種盛放酒水的器皿。蠭字的部首是蟲,它有十五畫,表示一種昆蟲。

這個詞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最早見于《春秋·隱公二十五年》:“關晉圉,以為壺蠭。”意為關押晉國的壺蠭昆蟲。

在繁體字中,壺字與簡體字相同,蠭字則寫作蜂。

古時候,漢字寫法有所不同。壺字的古代漢字形式為壺,由兩個士字組成,表示兩口之間的容器。蠭字的古代漢字形式為蜂,由蟲旁和夆組成,表示蜂蟲的樣子。

以下是使用壺蠭這個詞語的例句:

1. 眼下菜地裡蔓延着許多壺蠭,需要注意避開。

2. 研究人員使用壺蠭進行實驗,以了解這種昆蟲的習性。

壺蠭這個詞語沒有特定的組詞,因為它本身就是一個詞語。

與壺蠭意思相近的詞語有昆蟲、蜂蟲。

與壺蠭意思相反的詞語很難界定,因為它本身是一個特定的昆蟲名稱,沒有明确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