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亢言的意思、亢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亢言的解釋

高談闊論。《魏書·羊深傳》:“先 黃 老 而退《六經》,《史遷》終其成蠹,貴玄虛而賤儒術, 應氏 所以亢言。” 清 朱琦 《續蘇明允谏論》:“ 王珪 、 孫伏伽 、 戴胄 之屬,卷舌閉口於 隋 ,亢言極論於 唐 ,豈前後若兩人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亢言”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指言辭過激、誇張,形容說話時語氣激烈,不顧實際情況或過分誇大事實。該詞常帶有貶義色彩,暗示言論缺乏客觀性。

二、曆史用例

  1. 《魏書·羊深傳》記載:“貴玄虛而賤儒術,應氏所以亢言”,此處批評應氏學派因推崇玄學而貶低儒學,用誇張言辭攻擊對方。
  2. 清代朱琦在《續蘇明允谏論》中提到,唐代官員王珪等人“亢言極論”,指他們從隋朝的沉默轉為唐朝時的激烈谏言,體現言論态度的轉變。

三、使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以下情境: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五、延伸辨析

需注意其與“直言”的區别:“亢言”強調言辭的過度性,而“直言”側重坦率表達,未必含貶義。例如《史記》中“亢言”多用于批判性語境,而“直言”常見于褒揚性記載。


若需進一步考證具體文獻案例,可參考《魏書》原文或清代文集。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亢言

亢言,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亢指的是高揚、激動之意,言意指說話、言論。

亢言的拆分部首和筆畫為:亢(一)+ 言(4)。其中,亢字的部首是一,筆畫數為7,言字的部首是言,筆畫數為4。

亢言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論語·為政篇》中的一句話:“亢而言,或脔之有車馬之衍。” 這句話中的“亢而言”指的是言論過激、言辭激昂的樣子,意思相當于現代的“亢奮之言”或“慷慨陳詞”,形容發表強烈觀點的說話方式。

在繁體中文中,亢言的寫法和簡體一樣,可以用“亢言”表示。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亢言也有一些變體形式。例如在《說文解字》中,亢的寫法為“亢字”,而言的寫法為“言字”。

以下是一些關于亢言的例句:

  1. 他的演講慷慨激昂,充滿了亢言之氣。
  2. 在激動的情緒下,他開始了一連串的亢言之辭。
  3. 作為公衆人物,他要謹言慎行,避免亢言而誤衆。

與亢言相關的組詞包括:亢奮、高談闊論、言之鑿鑿等。

與亢言的意義相近的詞語包括:慷慨陳詞、極言辭、豪言壯語等。

與亢言的意義相反的詞語包括:謹言慎行、慎重其事、婉言謝絕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