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亢言的意思、亢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亢言的解釋

高談闊論。《魏書·羊深傳》:“先 黃 老 而退《六經》,《史遷》終其成蠹,貴玄虛而賤儒術, 應氏 所以亢言。” 清 朱琦 《續蘇明允谏論》:“ 王珪 、 孫伏伽 、 戴胄 之屬,卷舌閉口於 隋 ,亢言極論於 唐 ,豈前後若兩人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亢言"是漢語中具有古雅色彩的複合詞,其核心語義圍繞"高亢、激烈"的言論表達展開。據《漢語大詞典》釋義,該詞包含兩層含義:

一、作動詞時,指直言不諱地陳說,強調言語的剛直特質。如《後漢書·窦融傳》記載"融辄自引咎,亢言遜謝",此處體現臣子以直率言辭進谏的姿态。

二、作名詞時,特指激昂高亢的言論,常見于古代政論場景。《辭源》補充說明,該詞在明清小說中多用于描述激烈辯論或情緒飽滿的演說,如《醒世恒言》中"亢言折服群僚"的用法。

現代漢語中,"亢言"的使用頻率較低,多保留在書面語或學術讨論中,常與"亢直""亢厲"等詞形成語義關聯,共同構成描述剛直言行的詞彙網絡。其詞源可追溯至"亢"的本義,《說文解字》釋"亢"為"人頸也",後引申出"高""強"等義項,與"言"組合後強化了言語的力度感。

網絡擴展解釋

“亢言”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指言辭過激、誇張,形容說話時語氣激烈,不顧實際情況或過分誇大事實。該詞常帶有貶義色彩,暗示言論缺乏客觀性。

二、曆史用例

  1. 《魏書·羊深傳》記載:“貴玄虛而賤儒術,應氏所以亢言”,此處批評應氏學派因推崇玄學而貶低儒學,用誇張言辭攻擊對方。
  2. 清代朱琦在《續蘇明允谏論》中提到,唐代官員王珪等人“亢言極論”,指他們從隋朝的沉默轉為唐朝時的激烈谏言,體現言論态度的轉變。

三、使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以下情境: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五、延伸辨析

需注意其與“直言”的區别:“亢言”強調言辭的過度性,而“直言”側重坦率表達,未必含貶義。例如《史記》中“亢言”多用于批判性語境,而“直言”常見于褒揚性記載。


若需進一步考證具體文獻案例,可參考《魏書》原文或清代文集。

别人正在浏覽...

阿太罷任表态不知貴賤惝惝重文川軍詞源道尊颠頭簸腦蠹民二翼發剌反汗奉浼服鍊覆去翻來附言婦政甘液宮垣棺架官健榖子海域酣豔讙驚晦溽劍槊經度金軒康愈寬降檩條摟賬冥婚慕容辇閤鞶裂僻惡劈礰起緣全士潤利身屍師婆粳石腥收攬首攝疏觀松散歲氣渟泓屯夷刓弱無窖無窮無盡夏後氏戲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