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畫院的意思、畫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畫院的解釋

[imperial art academy] 舊時為朝廷服務的官方繪畫機構。後以畫法工整細緻、嚴謹不苟稱為畫院派

詳細解釋

(1).古代供奉内廷的繪畫機構。 五代 時 西蜀 、 南唐 均設之, 宋徽宗 時最著,畫法以工細為特點。 元 不設, 明 複置, 清 廢。 元 湯垕 《古今畫鑒·宋畫》:“ 周怡 者,畫院人。 宣和 末,承應摹倣 唐 畫,有可觀。” 元 夏文彥 《圖繪寶鑒·宋》:“ 宋碧雲 , 景定 間畫院待詔,善人物花竹翎毛。” 明 曹昭 《新增格古要論·院畫》:“ 宋 畫院衆工,凡作一畫,必先呈稾,然後上真。所畫山水人物花木鳥獸,種種臻妙。”

(2).以研究畫法、進行創作、觀察交流為主要活動的繪畫機構。其成員多數為畫家。《人民日報》1990.6.5:“由 太原 畫院二十位畫師創作的七十馀幅美術作品,最近在中央美院附中當代美術館展出。”如: 廣東 畫院、 福州 畫院。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畫院”是中國古代至現代與繪畫相關的機構或場所,其含義在不同曆史時期有所演變。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畫院最初指古代宮廷設立的官方繪畫機構,主要職責包括為皇室創作藝術品、整理鑒定宮廷藏畫、培養繪畫人才。 現代則指美術創作與研究機構,如中國國家畫院等。


二、曆史發展

  1. 起源與鼎盛
    • 五代十國:西蜀、南唐最早設立畫院,招攬名畫家為宮廷服務。
    • 宋代:宋徽宗時期(1101-1125年)的翰林圖畫院最著名,形成“院體畫”風格,以工筆細膩、嚴謹寫實為特點。
  2. 元明清演變
    • 元代未設畫院,明代恢複但規模較小,清代廢除官方畫院制度。

三、主要特點


四、現代應用

如今“畫院”一詞也用于形容畫家聚集的工作室或高水平繪畫團體,例如廣東畫院、福州畫院等地方性機構。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漢典、中國國家畫院官網等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畫院

《畫院》是一個指代繪畫學院或畫家聚集地的詞彙。它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别是“畫”和“院”。

拆分部首和筆畫

“畫”字的部首是“田”,它的總筆畫數是8。而“院”字的部首是“阝”,它的總筆畫數是8。

詞語來源

《畫院》這個詞來源于古代的繪畫圈子,當時一些知名的畫家和繪畫愛好者會聚集在特定的地方進行學習和交流。這些地方被稱為“畫院”,成為他們共同創作和提升技藝的場所。

繁體字形

繁體字《畫院》為「畫院」。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觀念和書寫方式與現代有所不同。《畫院》的古代寫法可能因時代的不同而有所變化,比如在東漢時期的寫法可能是「畵苑」,而到了唐代就可能變成「畫苑」。

例句

1. 在這個畫院裡,年輕的藝術家們可以放心地探索他們的創造力。

2. 她在畫院裡度過了快樂而充實的時光,逐漸成為了一位傑出的畫家。

組詞

畫室、畫家、畫展、畫廊

近義詞

繪畫院、繪畫學院、繪畫工作室

反義詞

非畫院、非繪畫圈子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