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勞動節的意思、勞動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勞動節的解釋

“五一國際勞動節”的簡稱。全世界勞動人民團結戰鬥的節日。1886年5月1日, 美國 芝加哥 等地工人舉行罷工和遊行示威,要求實行八小時工作制。經過鬥争,取得了勝利。18 * 在 恩格斯 組織召開的第二國際成立大會上,決定5月1日為國際勞動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勞動節是國際社會共同認可的紀念性節日,其核心含義在于表彰勞動者對社會發展的貢獻。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釋義,“勞動節”全稱為“國際勞動節”,特指每年5月1日舉行的全球性勞動者紀念活動,旨在倡導“勞動創造價值”的核心理念。

從曆史淵源考察,現代勞動節起源于1886年美國芝加哥工人争取八小時工作制的罷工運動。1890年第二國際巴黎代表大會正式将5月1日确立為國際無産階級的共同節日。中國最早于1920年由李大钊等知識分子在北京、上海組織工人集會慶祝,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将其列為法定節假日。

在當代中國的文化語境中,勞動節被賦予三層遞進含義:一是物質層面的休假權益,《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明确規定5月1日全體公民放假1天;二是精神層面的價值導向,通過全國勞動模範表彰大會等儀式強化“勞動最光榮”的社會共識;三是政治層面的制度宣示,體現社會主義國家尊重勞動者主體地位的根本原則。

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産司的專題研究顯示,現代勞動節慶祝形式包含三個維度:政府層面的表彰典禮、工會組織的技能競賽、社區開展的文化展演。這些活動共同構成“尊重勞動—提升技能—傳承文化”的價值鍊條。

習近平主席在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表彰大會上強調:“勞動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根本力量。”這種論述從哲學高度闡釋了勞動節的時代内涵,将個體勞動與民族複興偉業有機結合,賦予傳統節日新的精神坐标。

網絡擴展解釋

勞動節是紀念勞動者權益、慶祝勞動成果的全球性節日,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日期

勞動節(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通常指5月1日的國際勞動節,全球80多個國家将其定為法定節日。但部分國家日期不同,例如:

二、曆史起源

  1. 起源事件:1886年5月1日,美國芝加哥工人為争取8小時工作制發起大罷工,史稱“幹草市場事件”。
  2. 國際确立:1889年第二國際巴黎會議将5月1日定為國際勞動節,以紀念工人運動。

三、意義與目的

四、現代慶祝方式

若需特定國家勞動節詳情,可補充說明具體地區。

别人正在浏覽...

榜署慘絕草本徹兵樗鉛次路玳席打颏歌大禮堂吊驗發電赤伐毛洗髓訪察翻天蹙地乏味非儀扶蘇高風勁節構巢官使棺中懸鏡國獄函掩黑霜借代金帶津唾看席浪駡蘭情蕙性簾衣臨川另案胪腫夢枕杪頭魔棒蝻蝗拏雲握霧弄筆潘陸平光光蒲萐牽五挂四戎戎柔能克剛撒活砂鑼閃跳神智侍直手頭不便堂閣探伺通壯王義五示梧桐木宵魄喜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