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即 老萊子 。 春秋 時 楚 隱士,世傳有 老萊子 戲綵娛親的故事。 前蜀 貫休 《寄王滌》詩:“唯思 萊子 來,衣拖五般色。” 宋 劉克莊 《賀新郎》詞:“老去聊攀 萊子 例,倒著斑衣戲舞。” 清 虞名 《指南公·舉義》:“悲 溫生 絶裾不猶,慚 萊子 承歡弗久。”參見“ 萊衣 ”。
(2).即耒子。古錢币名。 唐 李賀 《感春》詩:“榆穿萊子眼,柳斷舞兒腰。” 王琦 彙解引 吳正子 注:“‘萊子’當作‘耒子’。 宋廢帝 景和 元年,鑄二銖錢,文曰‘景和’。形式轉細,無輪郭、不磨鑿者,謂之‘耒子’。”
“萊子”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分别源自不同曆史背景:
指春秋隱士老萊子
老萊子是春秋時期楚國隱士,以“戲彩娛親”的孝行聞名。據《二十四孝》記載,他年逾七十仍穿五彩衣扮孩童逗父母開心,成為傳統孝道典範。後世詩文常以“萊子”代指孝親行為,如宋代劉克莊詞中“老去聊攀萊子例,倒著斑衣戲舞”即用此典。
古錢币名稱(通假為“耒子”)
指南朝宋景和年間鑄造的輕薄錢币,因形制細薄無輪廓,民間俗稱“萊子”或“耒子”。唐代李賀《感春》中“榆穿萊子眼”即形容錢币孔洞細如榆莢。
補充說明:
《萊子》是指一本古代的農業典籍,也稱為《萊子百寶》,主要内容涵蓋了農業種植、園藝栽培、畜牧養殖等方面的知識和技巧。這本書是中國古代農業文獻的重要代表之一。
《萊子》的拆分為“蒙+來”,其中“蒙”是指一種植物的名稱,而“來”則表示興起。在漢字部首中,“蒙”的部首為草字頭部,而“來”的部首為足字底部。整個詞語《萊子》的總筆畫數為10畫。
《萊子》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書中的内容編纂整理于春秋時期或更早的時期。繁體形式為「萊子」。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一般采用篆書或隸書的字體形式。《萊子》這一詞的古字形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但整體的意思和部首結構仍然保持一緻。
1. 閱讀《萊子》可以學到很多關于農業種植方面的知識。
2. 這本書是我學習園藝栽培技術的必備讀物,它比《萊子》更加詳盡。
組詞: 萊菔(表示萊菜)、生萊(指種植萊菜)
近義詞: 農書、農經。
反義詞: 疇集、紅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