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激盜的意思、激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激盜的解釋

謂僞善的奸賊。 三國 魏 嵇康 《釋私論》:“或讒言似信,不可謂有誠;激盜似忠,不可謂無私,此類是而非是也。” 戴明揚 注:“《漢書·王莽傳》:‘敢為激發之行。’注:‘激,急動也。’案:此謂奸人故作激急,有時似忠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激盜”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解析:

  1. 基本釋義
    指僞善的奸賊,即表面看似忠誠或正直,實則心懷不軌的人。該詞由“激”(急動、激烈)與“盜”(奸賊)組合而成,強調通過激烈言行僞裝忠義的行為。

  2. 文獻出處與例句
    最早見于三國時期嵇康的《釋私論》:“激盜似忠,不可謂無私,此類是而非是也。” 此處通過對比,揭示僞善者以激烈表現掩蓋私心的本質。

  3. 注解與延伸
    戴明揚在注釋中引用《漢書·王莽傳》的“激發之行”,指出“激”在此指“急動”,即奸人刻意表現出急切、激昂的姿态以僞裝忠誠,實則為謀私利。

  4. 現代語境應用
    該詞多用于古典文學或曆史分析中,現代漢語已不常見,但可借以形容某些表裡不一、利用激烈言行博取信任的虛僞人物。

總結來看,“激盜”通過拆解字義與文獻例證,生動刻畫了古代對僞善者的批判,具有鮮明的道德評判色彩。

網絡擴展解釋二

激盜的意思

《激盜》是一個詞彙,它由“激”和“盜”兩個字組成。激盜的意思是激勵、鼓動或者唆使人進行盜竊活動。

拆分部首和筆畫

“激”字的部首是“水”,表示與水有關的事物,它由12個筆畫組成。

“盜”字的部首是“皿”,表示與器皿有關的事物,它由11個筆畫組成。

來源

《激盜》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獻和曆史故事。在古代社會中,人們可能會通過激勵和鼓動他人來實施盜竊行為。這個詞彙在現代漢語中被引申為一種負面的行為。

繁體

《激盜》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激盜」。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舉個例子,古時候的“激”字常常以草書形式寫成「[+]」,而古時候的“盜”字常常寫成「釖」。

例句

1. 他被判定為在案件中激盜他人。

2. 這個電影中的角色試圖激盜珠寶店。

組詞

激勵、盜竊、誘導

近義詞

煽動、鼓動、唆使

反義詞

抑制、阻止、防止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