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賦銘的意思、賦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賦銘的解釋

辭賦和銘文。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才略》:“ 李尤 賦銘,志慕鴻裁。”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賦銘”是漢語中的複合詞,由“賦”和“銘”兩種文體組合而成,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定義
    “賦銘”指辭賦和銘文兩種文體的合稱。其中:

    • 賦:盛行于漢魏六朝的韻散結合文體,多用于寫景叙事或抒情說理;
    • 銘:刻于器物、碑石上的短文,内容多為稱頌功德或警示勸誡。
  2. 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南朝梁代劉勰的《文心雕龍·才略》:“李尤賦銘,志慕鴻裁。”,意為李尤在賦和銘的創作中追求宏大的體制。


二、應用與擴展


三、補充說明

若需進一步探讨具體作品或曆史背景,可參考《文心雕龍》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賦銘(fù míng)這個詞表示給物體刻寫或銘刻的文字、詩文等,用于紀念或表揚。它由「賦」和「銘」兩個部分組成。 「賦」的部首是「言」,它表示與語言有關的意思,有4畫。 「銘」的部首是「金」,意為金屬,表示與銘刻有關,它有12畫。 「賦銘」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人們常用鐵刻或石刻的方式來銘記重要的事物或人物。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賦銘」的字形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意義始終是一樣的。 如此「賦銘」的繁體字為「賦銘」。 以下是一些關于「賦銘」的例句: 1. 他用美麗的詩句來賦銘友誼,讓人難以忘懷。 2. 這座紀念碑上銘刻着英勇士兵的名字和事迹。 3. 他的文章賦銘了人生的磨難和奮鬥。 「賦銘」的組詞有: 1. 賦文(fù wén):指寫作文辭或賦詩。 2. 銘記(míng jì):表示牢記在心,不忘記。 3. 銘刻(míng kè):表示在物體上刻字或刻紋,以示紀念。 「賦銘」的近義詞可以是「刻詩」、「銘文」或「銘記」等。 至于「賦銘」的反義詞,由于其特殊用途和含義,目前沒有與之完全相對的詞彙。 希望這些信息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