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雕镂剔空。 清 冒襄 《影梅庵憶語》卷二:“嵌空鏤剔,纖悉不遺。”
“镂剔”是一個漢語成語,讀作lòu tī,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指通過雕刻或剔除的方式制作精細的圖案、花紋,強調工藝的細緻與精巧。該詞由“镂”(雕刻)和“剔”(剔除)兩個動作組成,常用于描述雕刻藝術或手工藝品的精妙。
本義
指在物體表面進行雕刻或镂空處理,使形成複雜的花紋或圖案。例如清代冒襄《影梅庵憶語》中“嵌空鏤剔,纖悉不遺”,即形容雕刻工藝的細膩。
比喻義
引申為對文字、語言的精雕細琢,如形容文章結構嚴謹、用詞考究,或言辭表達優美而精準。
與“镂剔”相關的詞彙包括“玲珑剔透”“刳脂剔膏”等,均含精細雕琢之意。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清代文獻《影梅庵憶語》中的用例。
镂剔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镂”和“剔”。
在《康熙字典》中,镂的部首為金,總筆畫為17劃;而剔的部首為刀,總筆畫為11劃。
镂剔一詞來源于古代的藝術制作技法。镂(lòu)指的是在金屬或木材上雕刻出花紋或圖案;剔(tī)則是指剔去、清除掉。綜合起來,镂剔表示用雕刻或切割等方式,剔去材料中的一部分,呈現出被雕刻或切割出的花紋或圖案。
镂剔的繁體字為鏤剔。
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經曆了演變和變革,镂剔在古時候的寫法可能與現在稍有不同。然而,确切的古代寫法需要通過更加詳細的研究和考證才能确定。
1. 這件雕刻藝術品的表面镂剔着精美的花紋。
2. 他運用镂剔技法,将金屬材料雕刻成了栩栩如生的立體圖案。
1. 镂花:指用雕刻或切割的方式,将物體的表面雕刻出花紋。
2. 剔除:指通過清除或去除的方式,将某物從集體或整體中剔除出去。
镂剔的近義詞包括:雕刻、刻畫、雕琢。
镂剔的反義詞包括:完整、無雕飾。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