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纆繳的意思、纆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纆繳的解釋

繩索。《莊子·天地》:“内支盈於柴栅,外重纆繳,睆睆然在纆繳之中而自以為得。” 成玄英 疏:“纆繳,繩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纆繳”是一個較為生僻的古代漢語詞彙,以下為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出處與用法

出自《莊子·天地》:“内支盈於柴栅,外重纆繳,睆睆然在纆繳之中而自以為得。” 此處以“纆繳”比喻精神或行為上的束縛,成玄英注釋為“繩也”。

綜合解析

  1. 本義:
    指物理意義上的繩索,多用于描述捆綁、纏繞的器具。

  2. 引申義:
    在道家思想中,常借“纆繳”暗喻世俗規則、欲望對人的精神束縛,如《莊子》中以“纆繳”批判過度追求外物而失去本真。

相關對比

使用建議

該詞現代極少使用,多見于研究古籍或哲學文本時。如需引用,建議結合上下文語境,避免與“矰繳”等形近詞混淆。

(注:部分釋義參考、2、4、5,因古籍詞彙存在多版本注釋差異,建議查閱權威文獻進一步核實。)

網絡擴展解釋二

纆繳(mó jiǎo) 是什麼意思

纆繳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錯綜複雜、糾纏不清的樣子。形容事物密密紛紛,錯綜複雜,難以理清。

拆分部首和筆畫

纆字由纟(纟是紅色的絲,所以和織物有關)和缶(fǒu,幾種原始陶土用凹凸關系制成的器皿)兩個部首組成。它總共包含14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纆字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中,是由古代篆字演變而來。在繁體字中,纆被寫作纈。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纆字的寫法并不一樣。早期的寫法是從上到下先畫纟,再畫殳(shū,古代用來援引箭的标志),最後再寫缶。後來的寫法則是現代纆字的樣子,從左上方畫纟,然後從左到右畫缶。

例如

他的想法纆繳不清,讓人難以理解。

問題的解答纆繳複雜,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組詞

纆細、纆纏、纆糾

近義詞

複雜、糾結、紛亂

反義詞

簡單、明确、順暢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