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纆繳的意思、纆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纆繳的解釋

繩索。《莊子·天地》:“内支盈於柴栅,外重纆繳,睆睆然在纆繳之中而自以為得。” 成玄英 疏:“纆繳,繩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纆繳(讀音:mò jiǎo)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生僻的複合詞,其含義需從構詞語素和古籍用例兩方面綜合解析:

一、詞義解析

  1. 本義

    “纆”指繩索,特指兩股或三股擰成的粗繩;“繳”原指纏繞絲線,引申為纏繞、束縛。

    合成詞“纆繳”指纏繞捆綁的繩索,強調其束縛功能。

    例: 《莊子·外物》:“削曾史之行,鉗楊墨之口……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攘棄仁義,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解心釋神,莫然無魂,萬物雲雲,各複其根……若是者,禍亦不至,福亦不來。禍福無有,惡有人災也!纆繳之所患也。” 此處以繩索喻精神束縛。

  2. 引申義

    在古籍中常比喻難以擺脫的牽絆或精神枷鎖,如名利、禮法、執念等。

    例: 宋代林希逸《莊子口義》注:“纆繳,謂纏縛而不能解者。”


二、語素溯源


三、權威文獻佐證

  1. 《莊子》哲學意象

    該詞因《莊子》的運用而具哲學色彩,喻指人為觀念對自然之性的束縛。

    (參見中華書局點校本《莊子集解》

  2. 古代注疏闡釋

    清代郭慶藩《莊子集釋》:“纆繳,謂繩索纏牽,以喻拘滞。”


四、現代使用建議

該詞屬文言遺存詞彙,現代漢語極少使用,僅見于研究古典哲學、文學的學術文本中。如需引用,建議結合上下文明确其比喻義。


參考資料來源:

  1. 《莊子》(中華書局點校本)
  2. 林希逸《莊子鬳齋口義》(中華書局)
  3.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
  4. 郭慶藩《莊子集釋》(中華書局)

網絡擴展解釋

“纆繳”是一個較為生僻的古代漢語詞彙,以下為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出處與用法

出自《莊子·天地》:“内支盈於柴栅,外重纆繳,睆睆然在纆繳之中而自以為得。” 此處以“纆繳”比喻精神或行為上的束縛,成玄英注釋為“繩也”。

綜合解析

  1. 本義:
    指物理意義上的繩索,多用于描述捆綁、纏繞的器具。

  2. 引申義:
    在道家思想中,常借“纆繳”暗喻世俗規則、欲望對人的精神束縛,如《莊子》中以“纆繳”批判過度追求外物而失去本真。

相關對比

使用建議

該詞現代極少使用,多見于研究古籍或哲學文本時。如需引用,建議結合上下文語境,避免與“矰繳”等形近詞混淆。

(注:部分釋義參考、2、4、5,因古籍詞彙存在多版本注釋差異,建議查閱權威文獻進一步核實。)

别人正在浏覽...

白經白首齊眉暴鱗常時鈔校逞媚侈麗畜長槌鼓村醪達曙掉臂發榜旊人煩刑逢七風霆幹部學校合不攏嘴狢子花粉晃漾化色五倉活貨艱辛進谀戢息決雲兒浚濑駒陰克己慎行唠唠叨叨靈懷理世率履貿儒秘思女娲氏青裙缟袂人奴撒髅三反桑樞甕牖三江五湖三宥啬術閃朒水髩書寫筆胎食田鼠亭徼題缺土筍突屼魏碑帷毂問省相駡榜弦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