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蕭然的意思、蕭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蕭然的解釋

(1).猶騷然。擾亂騷動的樣子。《史記·酷吏列傳》:“及 孝文帝 欲事 匈奴 ,北邊蕭然苦兵矣。” 唐 元稹 《兩省供奉官谏駕幸溫湯狀》:“不廢戒嚴,而猶物議喧嚣,財力耗顇,數年之外,天下蕭然。”《明史·宦官傳二·陳增》:“大率入公帑者不及什一,而天下蕭然,生靈塗炭矣。”

(2).空寂;蕭條。 晉 陶潛 《五柳先生傳》:“環堵蕭然,不蔽風日。”《新唐書·宦者傳上·程元振》:“虜扣 便橋 ,帝倉黃出居 陝 ,京師陷。賊剽府庫,焚閭衖,蕭然為空。” 宋 範仲淹 《嶽陽樓記》:“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袁鷹 《故鄉夜話》:“此外四壁蕭然,再沒有任何東西。”

(3).稀疏;虛空。 宋 葉適 《題<林秀文集>》:“鬢髮蕭然,奔走未已,可嘆也!” 明 楊柔勝 《玉環記·臯谒延賞》:“雙親棄世十八年,囊篋盡蕭然。”《明史·忠義傳四·徐世淳》:“州嘗被賊,居民蕭然。”

(4).簡陋。 宋 陸遊 《自笑》詩:“惟餘數卷殘書在,破篋蕭然笑獠奴。” 明 方孝孺 《先府君行狀》:“﹝先君﹞每行縣以物自隨,杯湯不肯受。去官貧甚,鬻所乘馬以行,行李蕭然,觀者嘆息。” 王闿運 《侯官陳君墓志銘》:“乘輿蕭然,襆被而已。”

(5).蕭灑;悠閑。 晉 葛洪 《抱樸子·刺驕》:“高蹈獨往,蕭然自得。” 唐 杜甫 《劉九法曹鄭瑕邱石門宴集》詩:“秋水清無底,蕭然浄客心。” 宋 蘇轼 《遊惠山》詩序:“愛其語清簡,蕭然有出塵之姿。” 李劼人 《死水微瀾》第五部分十五:“他同好友 葛寰中 談起這事,好像天大禍事,就要臨頭一樣,比起前數月,蕭然而論 北京 事情的态度,真不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蕭然"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字源、本義及引申義三個層面解析,具有豐富的文學意蘊和實際應用場景。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字源解析

  1. “蕭”的本義

    “蕭”原指一種草本植物(艾蒿),《說文解字》釋為“艾蒿也”。因艾蒿常生于荒涼之地,故引申出“冷清、寂寥”之意。

  2. “然”的語法功能

    作為形容詞後綴,“然”表示“……的樣子”,如“寂然”“豁然”,賦予“蕭”狀态化的描述特征。

二、核心含義

  1. 寂寥空曠的景象

    形容環境冷清、人煙稀少。

    例:

    陶淵明《五柳先生傳》:“環堵蕭然,不蔽風日。”

    (形容居所簡陋空蕩)

    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第9卷第128頁。

  2. 心境凄清落寞

    引申為人物心境蕭條、怅惘。

    例:

    範仲淹《嶽陽樓記》:“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表達睹物傷情的悲涼感)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00年)第1673頁。

  3. 樸素無華的狀态

    指生活簡樸或作風清簡。

    例:

    《宋史·李沆傳》:“居第陋巷,廳事無重門,頹垣敗壁,蕭然如野處。”

    (描述居所陳設質樸)

    來源:《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2467頁。

三、文學應用與演變

學術支持:

以上釋義綜合《漢語大詞典》《古代漢語詞典》《辭源》等權威辭書,并援引經典文獻用例佐證,符合漢語詞彙考釋規範。

網絡擴展解釋

“蕭然”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xiāo rán,其含義較為豐富,具體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核心釋義

  1. 空寂蕭條
    形容環境冷落、毫無生機的狀态,如“四壁蕭然”“滿目蕭然”。
    例句:陶潛《五柳先生傳》中“環堵蕭然,不蔽風日”,陸遊詩“破箧蕭然笑獠奴”。

  2. 擾亂騷動
    指社會或局勢動蕩不安的狀态。
    出處:《史記·酷吏列傳》提到“北邊蕭然苦兵”。

  3. 簡陋樸素
    形容生活條件簡單、清貧。
    例詞:“囊橐蕭然”(口袋空空)。

  4. 潇灑悠閑
    少數語境中可指灑脫、坦然的心境或儀态。
    例釋:如人名“蕭然”可能隱含此意。


二、其他關聯信息


三、總結

“蕭然”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若用于人名,則可能寄托獨立、淡泊的寓意。

别人正在浏覽...

百谷白金三品暴德拔識被被鼻苗比物材質蠶室抄身重床疊架大兒彫斲底墊跌跌跄跄地澁斷機蠹患貳猜餓死事小,失節事大覆被覆甕幹越孤棟黑風弘朗護頂蹇産谏函腳梢皮接事機扃進飯荊榛滿目俊能空發哭昭陵麗玉樓店銮駕隊子率詣棉蚜眇指缪書蜜章目逆内屏辔頭拼搶前塵拳頭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馬然物擅便社會現象霜浄寺舍桃原問事鄉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