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流通的意思、流通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流通的解釋

(1) [circulation]

(2) 貨币或其他交換手段在整個團體或社會内從人到人的傳遞

收回流通中的金币

(3) 供圖書館外使用的書籍或其他圖書資料的出借

(4) 從人到人或地區到地區之間的傳遞

(5) [circulate;go the rounds; put into circulation]∶循環流動

空氣流通

詳細解釋

(1).流轉通行;不停滞。《屍子》卷上:“水有四德,沐浴羣生,流通萬物,仁也。”《資治通鑒·漢光武帝建武二年》:“三郡清靜,邊路流通。” 洪深 《五奎橋》第一幕:“這是地面的高低,空氣的流通,和電磁的作用,三方面的關系。”

(2).特指商品、貨币流轉。 漢 桓寬 《鹽鐵論·通有》:“山居澤處,蓬蒿墝埆,財物流通,有以均之。” 宋 葉適 《舒彥升墓志銘》:“所鑄輪郭肉好,皆為式於後不可改,故私錢遂絶而官鑄流通至今。”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五:“經濟市場的流通原來這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流通"是現代漢語中具有多重語義特征的複合詞。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該詞主要包含以下四個層面的含義:

  1. 基礎物理概念(動詞) 指物質在空間中的連續運動狀态,例如"空氣流通不暢導緻室内缺氧"(《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6)。這種用法常見于描述氣體、液體等自然物質的移動過程。

  2. 社會經濟術語(動詞/名詞) 特指貨币與商品的交換過程,《經濟學大辭典》将其界定為"社會再生産過程中連接生産與消費的中間環節"(上海辭書出版社,2014)。在金融領域具體表現為資本、票據等價值載體的流轉,如"證券市場的核心功能是促進資本流通"。

  3. 社會文化傳播(動詞) 引申為信息、文化等抽象事物的傳遞過程,例如"唐宋時期敦煌成為東西方文化流通的重要樞紐"(《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20)。此義項強調非物質要素在社會系統中的擴散與共享。

  4. 語言應用範疇(形容詞) 描述事物在特定範圍内的普遍存在狀态,《現代漢語規範詞典》例舉"這些方言詞彙在北方地區仍然流通"(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指語言單位在言語社群中的活躍使用程度。

從曆時演變角度考察,《說文解字》未單獨收錄"流通",但"流"本義指水的移動,"通"表達到無阻,二字組合後語義從具體物質運動擴展至抽象領域。該詞在經濟學科中的專業化始于20世紀初西方經濟學論著的漢譯過程(《近代漢語詞彙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

網絡擴展解釋

“流通”是一個多維度概念,主要包含以下含義及延伸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經濟學術語
    指商品、貨币等交換手段在社會生産與消費之間的流轉過程。廣義上涵蓋商品買賣行為及相互聯繫的循環總過程,維持社會生産的持續運轉;狹義上特指商品從生産領域到消費領域的運動,包含售賣(W—G)和購買(G—W)兩個階段。

  2. 物理與抽象場景的流動
    泛指事物在空間或系統内的運行暢通,如空氣流通、血液流動等,強調“不停滞”的特性。

二、詞源與曆史背景

該詞最早可追溯至漢代文獻,如桓寬《鹽鐵論》中“財物流通”描述財物在地區間的流轉,體現古代對經濟互通的理解。

三、使用場景與延伸

四、近義詞辨析

與“流動”“循環”等詞部分重疊,但“流通”更強調動态流轉及社會或自然系統的通暢性,如“資金流動”側重移動過程,而“資金流通”隱含經濟系統的參與。


以上内容綜合了詞典釋義、曆史文獻及學科術語,覆蓋語言、經濟與自然科學等多領域應用。

别人正在浏覽...

幫船博引潮州木雕陳見炊米出牧脣齒相須啐嘗脞談登來多佛爾海峽防冬梵迹風流座風眩桴栰父親俛首割據一方衮衣以歸寒磬橫理哄動活寶剪抑徑會經師人表胯夫壘栅良常賣技馬徒秘道拇戰拈弄撚梢子齧鐵拍案烹炰偏定淺察前載奇門青少年鵲驗絨毛三德勝計麝衾施爵雙枱說衛俗忌通谷投機無厚新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