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衮衣西歸 ”。
“衮衣以歸”是一個古代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存在細微差異,以下為綜合解析:
指功勳卓著、位至高官後榮耀歸來。其中“衮衣”是古代帝王或三公(最高官職)的禮服,象征顯赫地位;“以歸”意為歸來。這一用法多見于描述功臣受封後衣錦還鄉的場景。
出自唐代劉禹錫《賀門下裴相公啟》:“繡斧既定,衮衣以歸。”原指裴度平定叛亂後功成歸朝,被封為宰相。此典故與《詩經·豳風·九罭》中周公東征後歸來的描述一脈相承,均以“衮衣”象征功績與地位。
部分資料(如)提到該成語有“放棄名利回歸本心”的含義,但此說法缺乏權威文獻支持。主流解釋仍以功勳歸來的褒義為主,可能因斷章取義或現代誤讀導緻分歧。
可結合曆史人物如唐代郭子儀平定安史之亂後受封的場景,或現代比喻某人在事業巅峰後榮歸故裡,體現成語的延展性。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典故或例句,可參考唐代劉禹錫文集或《詩經》相關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