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容的意思、徽容的詳細解釋
徽容的解釋
(1).美好的風範;美好的容貌。 晉 張載 《送锺參軍》詩:“善見理不拔,闡道播徽容。” 南朝 宋 鮑照 《數詩》:“九族共瞻遲,賓友仰徽容。”
(2).用為畫像的美稱。 南朝 梁 江淹 《建平王太妃周氏行狀》:“今祖行有期,泉穸無遠。素旂望路,綵旌思歸。所以垂宣徽容,仿佛金石者,謹詳牒行狀,具以申言。” 宋 周邦彥 《法曲獻仙音》詞:“翠幙深中,對徽容、空在紈素。”
詞語分解
- 徽的解釋 徽 ī 标志,符號:國徽。校徽。帽徽。徽章。徽記。徽幟(?)。 美好的:徽號。 〔徽州〕舊地名,在今中國安徽省歙縣。簡稱“徽”,如“徽墨”。 系琴弦的繩,後用做撫琴标記的名稱,古琴全弦共十三徽。 筆
- 容的解釋 容 ó 包含,盛(唍 ):容器。容量(刵 )。容積。容納。無地自容。 對人度量大:容忍。寬容。 讓,允許:容讓。不容人說話。 相貌,儀表,景象,狀态:容止。容顔。容光。容貌。儀容。軍容。市容。陣容。姿
網絡擴展解釋
“徽容”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huī róng,其含義可從多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義
- 容貌美麗動人
由“徽”(美好)和“容”(面容)組成,形容人容貌出衆、儀态優雅,給人以視覺美感。
- 畫像的美稱
在古文中也用于代指畫像,尤其指具有藝術性或紀念意義的肖像。
二、詳細解釋
- 美好風範與容貌
如晉代張載《送锺參軍》中“闡道播徽容”,南朝鮑照《數詩》中“賓友仰徽容”,均以“徽容”贊美人物的内外兼修。
- 代指畫像
南朝江淹在《建平王太妃周氏行狀》中用“徽容”指代畫像,強調其作為紀念載體的莊重性。
三、使用場景
- 文學描寫:多用于詩詞、贊頌類文本,如“徽容映雪,雅韻含風”。
- 曆史文獻:常見于人物行狀、傳記中,體現對人物形象的尊崇。
四、補充說明
- 權威性差異:高權威來源(如)側重基礎定義,中等權威來源(如、4)補充了使用場景,低權威來源(如、5)則提供古文例證。
- 注意:部分資料稱其為“成語”,但多數文獻更傾向将其歸類為“合成詞”。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籍引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徽容
徽容是一個漢字詞語,包含了兩個部分:徽(huī)和容(róng)。
部首和筆畫
徽的部首是彳,總筆畫數為5;容的部首是宀,總筆畫數為5。
來源
徽容這個詞來源于《史記·六國年表》:“二月,臨晉公徽容不莊。”在這裡,徽指的是容貌,容指的是模樣、外貌。
繁體
徽容的繁體字為 "徽容"。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徽和容的形态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我們可以通過研究古代文獻和古籍來了解更多關于古時候漢字寫法的内容。
例句
她的徽容嬌美動人。
組詞
徽容是一個組詞,沒有相關的常見固定搭配或者詞組。
近義詞
徽容的近義詞有相貌、容貌。
反義詞
徽容的反義詞可以是丑陋、形容不佳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