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弄瓦的意思、弄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弄瓦的解釋

[birth of a girl] 舊時生女的代稱(瓦是原始的紡錘,古人把它給女孩子玩)

詳細解釋

《詩·小雅·斯幹》:“乃生女子,載寝之地,載衣之裼,載弄之瓦。”瓦,紡磚,古代婦女紡織所用。後因稱生女曰弄瓦。 元 方回 《五月旦抵舊隱》詩:“長男近弄瓦,累重詎足賀。” 缪荃孫 《藝風堂友朋書劄·緻缪佑孫》:“ 洪星使 之妾臨産,所備一切,均照西俗……奈五月中竟詠弄瓦,頗覺掃興。”參見“ 弄璋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弄瓦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典故性詞語,其核心含義指生女兒。該詞源自古代禮儀文化,承載着傳統社會對性别角色的認知,具體釋義如下:


一、詞義解析

  1. 字面本義

    “弄”指把玩、戲耍,“瓦”特指古代紡織用的紡錘(陶制)。合稱“弄瓦”,字面意為讓女嬰玩耍紡錘,象征其未來從事紡織勞作的角色定位。《漢語大詞典》明确釋義為:“古人稱生女曰弄瓦”。

  2. 文化象征

    與生男“弄璋”(給男嬰玉器玩耍)相對,“弄瓦”反映古代“男耕女織”的社會分工。《禮記·内則》載“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聽從,執麻枲,治絲繭”,印證女性自幼習紡織的禮俗傳統。

  3. 典源考據

    語出《詩經·小雅·斯幹》:“乃生女子,載寝之地,載衣之裼,載弄之瓦。”漢代毛亨注:“瓦,紡塼也。”即紡錘,點明器物與女性職責的關聯(《毛詩正義》卷十一)。


二、古今用法演變


三、權威文獻佐證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弄瓦:生女的代稱。”

    參考鍊接(漢語大詞典官網)

  2. 《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

    “瓦:紡錘。古代給女孩瓦玩,希望她将來能任女工。後因稱生女為弄瓦。”

    參考鍊接(商務印書館官網)

  3. 《詩經》研究文獻:

    清代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考辨:“瓦為紡專,乃婦人所用。”印證器物與性别的文化綁定關系。


四、示例用法

蘇轼《賀陳述古弟章生子》詩:“甚欲去為湯餅客,惟愁錯寫弄獐書。”其中“弄獐”為“弄璋”之誤,反襯“弄瓦”作為對應詞的穩定性(《蘇轼詩集》卷十一)。


結語

“弄瓦”作為漢語文化詞,既映射古代勞動分工與性别期待,亦在語言演變中成為生女的代稱。其釋義需結合《詩經》典源及曆代訓诂,方得全面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弄瓦”是中國古代對生女的傳統稱謂,其含義與文化背景如下:

一、詞源與基本釋義

  1. 出處
    源自《詩經·小雅·斯幹》中“乃生女子,載寝之地,載衣之裼,載弄之瓦”()。這裡的“瓦”并非普通瓦片,而是指古代婦女紡織用的紡錘(紡磚),象征希望女孩未來精于女紅,具備持家能力。

  2. 性别象征
    與“弄璋”(生男)形成對比:“璋”為玉器,寓意男孩未來品德高尚、地位顯赫;“瓦”則關聯紡織勞作,體現古代對男女社會分工的期待()。

二、文化意義

  1. 傳統習俗
    古代生女時以紡錘作為嬰孩玩具,寄托父母對女兒成為賢妻良母的期望,反映了農耕時代女性以紡織為核心的家庭角色定位()。

  2. 賀詞用法
    “弄瓦之喜”是祝賀生女的傳統表達,與“弄璋之喜”(賀生男)并列,常見于書信、詩文()。

三、現代認知

  1. 中性化使用
    現代多作為文化典故使用,但需注意其隱含的性别刻闆印象。如今更提倡以平等視角看待生育賀詞()。

  2. 相關趣聞
    唐代李林甫曾誤将“弄璋”寫作“弄麞”(獐鹿),成為曆史笑談,側面印證該詞的禮制重要性()。

四、總結

“弄瓦”承載了中國古代性别分工的文化印記,其核心是通過象征物表達對子女的期許。盡管現代已淡化性别角色限制,但作為傳統詞彙,仍常見于文史研究和特定禮儀場景。

别人正在浏覽...

保路運動朝野上下乘屋垂心唇齒相依慈善摧決打渾道腴凋逝洞案逗趁都座隊子鬌紒惡言惡語封家姨負郭賦食甘州曲寡劣函秦河典洪漭懷抱兒黃媪華滋狐鳴狗盜見風使舵見賢思齊腳孤拐結結實實進啖敬頌襟懷坦白箕箒之歡決鼻科防涼厚連頭眉猡猓賣腦的墨暈目攝腦神經偏生的被發纓冠蒲飲清馥琴鍵熱淚盈眶三铉石馬疏野聽命吐圖無津無強險傲香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