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廉棱 ”。
亦作“ 廉稜 ”。1.棱角。《禮記·聘義》“廉而不劌” 唐 孔穎達 疏:“言玉體雖有廉棱,而不傷割于物。” 唐 白居易 《奉和思黯相公兼呈夢得》詩:“廉稜露鋒刃,清越扣瓊瑰。”
(2).常用以喻端方不苟的行為。 明 文徵明 《鐵柯記》:“公居常若易與,而廉稜整整弗少弛。”
“廉棱”是一個漢語詞彙,讀作lián léng,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指物體的棱角,常用于形容器物或自然物的邊緣鋒利、輪廓分明。例如:
引申為端方不苟的品行,形容人堅守原則、方正不阿。例如:
廉棱是一個漢字詞語,讀作“lián líng”。它的意思是指一個人的品行高尚,廉潔正直,不為個人私利而妥協。同時,廉棱也可以指代一個機構或團體的廉潔守法以及公正公平的作風。
廉棱的拆分部首是“廴”和“木”,其中“廴”是一個偏旁部首,表示身體前後延伸的樣子;“木”則是一個實心偏旁部首,表示與木材相關的事物。廉棱共包含10個筆畫。
廉棱在《說文解字》中有出現,它的作為“江蘇南部一帶人的姓氏”。其繁體字為“靈棱”。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廉棱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在楷書以前的字體中,廉棱的表示方式相對簡單,常常隻是簡單的橫豎筆畫構成。
1. 他一直廉棱正直,不為個人利益而妥協。
2. 廉棱的作風使得該機構聲譽卓著。
組詞:廉明、廉潔、廉正。
近義詞:正直、清廉、誠實。
反義詞:貪婪、腐敗、不正直。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