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蹐躬的意思、蹐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蹐躬的解釋

縮着身子。 明 唐順之 《遊盤山賦》:“方蹐躬而俯穿,又縮足而仰捫。”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蹐躬”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文言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釋

出處與用例

明代唐順之在《遊盤山賦》中寫道:“方蹐躬而俯穿,又縮足而仰捫”,描繪了躬身穿越狹窄空間的場景,體現動作的謹慎性。

單字拆解

  1. 蹐(jí):本義為小步行走,引申為謹慎、局促的動作,如《詩經》中“謂地蓋厚,不敢不蹐”即用此意。
  2. 躬(gōng):指身體或親自,如“躬行實踐”。在“蹐躬”中強調身體的彎曲姿态。

現代使用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極少出現,多用于古籍研究或特定文學創作中。若需類似表達,可替換為“躬身”“蜷縮”等更通俗的詞彙。

如需更完整的例句或古籍出處,可參考、的原文内容。

網絡擴展解釋二

蹐躬的意思

蹐躬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低頭彎腰行走或行禮。形容一個人姿态謙遜、拘謹和恭敬的樣子。

拆分部首和筆畫

蹐躬的部首分别是“足”和“身”,總共有16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蹐躬一詞最早見于《左傳·哀公二十七年》,“乃厲其耕,蹐躬而耕。”意為他彎腰努力耕種。

在繁體字中,蹐躬的寫法為「蹮躽」。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古代漢字的演變,蹐躬在古時候可能有不同的寫法。比如,蹐躬的古代異體字為「脊躬」。

例句

他年紀雖大,但仍蹐躬走路,舉止謙遜。

組詞

謹蹈 - 意為謹慎遵守或恭敬蹑行。

拜倒 - 意為彎腰跪拜、行禮。

近義詞

躬行 - 指恭敬低頭、行禮、做事謙虛。

謙遜 - 指态度謙虛謹慎、不自負。

反義詞

傲慢 - 指自負、不謙虛、傲慢自大。

拂逆 - 指違背、不遵守、抗拒。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