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涼州曲的意思、涼州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涼州曲的解釋

樂府《近代曲》名。《新唐書·禮樂志十二》:“《涼州曲》,本 西涼 所獻也,其聲本宮調,有大遍、小遍。 貞元 初,樂工 康崑崙 寓其聲於琵琶,奏於 玉宸殿 ,因號《玉宸宮調》。”參閱 宋 王灼 《碧雞漫志》卷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涼州曲(亦常稱《涼州詞》),是古代樂府曲調名,源自唐代,具有特定的曆史背景與文化内涵。以下從漢語詞典釋義、曆史淵源、文化意義及文學影響等方面進行詳細解釋:


一、漢語詞典釋義

據《漢語大詞典》釋:

涼州曲:樂府近代曲名。本為涼州(今甘肅武威)一帶的民間歌曲,後經宮廷樂師整理改編,成為唐代著名的邊塞樂曲。内容多抒寫邊塞将士的戍邊生活、思鄉之情及豪邁氣概。

此曲調名中的“涼州”指古代河西走廊重鎮(今甘肅武威),為絲綢之路要沖;“曲”即樂曲、歌辭。合稱指以涼州地域風格為基調的樂府曲辭。


二、曆史淵源

  1. 起源與傳播

    據《樂府詩集》載,涼州曲源于唐開元年間。西涼都督郭知運将西域傳入的“胡部新聲”與涼州本地音樂融合,進獻宮廷後定名《涼州曲》(或《涼州大曲》),後發展為教坊大曲,屬“燕樂”體系。

    文化背景:唐代涼州為多民族交融之地,樂曲融合了龜茲樂、中原雅樂及吐蕃音樂元素,體現了“胡漢交融”的藝術特色。

  2. 文學化進程

    唐代詩人依此曲調填詞,創作了大量《涼州詞》,代表作家有王翰、王之渙等。其歌辭結構多為七言絕句,内容緊扣邊塞主題,如: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王翰《涼州詞》)

    此類作品使《涼州曲》從樂曲名擴展為文學體裁名。


三、文化意義

  1. 邊塞詩的代表載體

    作為唐代“邊塞詩”的核心曲調之一,《涼州曲》以悲壯蒼涼的意境,集中反映了戍邊将士的生存狀态與家國情懷,成為盛唐氣象的獨特注腳。

  2. 音樂與文學的共生

    據《新唐書·禮樂志》載,《涼州曲》在宮廷演奏時結構繁複,包含“散序”“中序”“破”等多段體,後因曲調失傳,僅文人拟作的《涼州詞》流傳于世,成為文學經典。


四、代表作品及影響

後世影響:宋代以後,《涼州詞》作為文學典範被收入《唐詩三百首》等選集,其名亦成為邊塞文化的象征符號。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4年)
  2. 郭茂倩《樂府詩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辭》(中華書局,1979年)
  3.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4. 《新唐書·禮樂志》(中華書局點校本)

(注:為符合學術規範,參考資料僅标注文獻名稱,具體内容可于權威出版社或學術數據庫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涼州曲”是唐代重要的樂府曲調,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音樂特色。以下為詳細解釋:

1.定義與起源

2.音樂與文化特色

3.地理與文學影響

4.代表作品與流傳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作或曆史細節,可參考上述來源中的高權威性網頁(如、8、12)。

别人正在浏覽...

骜然百戰百敗擺制北門之寄邊徼邊鑰逼迫操量抄撮儲廥慈悲為本德守頓説多識剟削風牛馬不相及杠房頭感官鴿子籠勾擔貴功過晤寒疠涵泳賀旦黑虎大靈官洪量紅麒麟饑凍解佩僦人誇薦曠阙勑厲楞頭楞腦靈活厲疫爐底鲈鲙礞石磨砻镌切沐猴衣冠耐久鈕扣怒猊渴骥鋪棻卿僚清劭清邃情見乎辭髯狎熱念如上升壓天怨屯耕甕精文壇侮文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