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梁山的意思、梁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梁山的解釋

(1).山名。在今 陝西省 韓城市 境。《詩·大雅·韓奕》:“奕奕 梁山 ,維 禹 甸之。” 鄭玄 箋:“ 梁山 ,今 左馮翊 夏陽 西北。”《春秋·成公五年》:“ 梁山 崩。” 杜預 注:“ 梁山 ,在 馮翊 夏陽縣 西北。”

(2).山名。在今 陝西省 乾縣 境。《孟子·梁惠王下》:“﹝ 大王 ﹞去 邠 ,踰 梁山 ,邑於 岐山 之下居焉。”

(3).山名。在今 山東省 東平縣 境。其上有 宋江寨 ,其下有 梁山泊 。《漢書·梁孝王劉武傳》:“北獵 梁山 ,有獻牛,足上出背上, 孝王 惡之。”按,《史記·梁孝王世家》作“良山”, 張守節 正義:“《括地志》雲‘ 梁山 在 鄆州 壽張縣 南三十五裡’,即獵處也。”《初學記》卷六引 晉 袁宏 《北征賦》:“於是背 梁山 ,截 汶 波。”

(4).山名。在今 安徽省 和縣 、 當塗縣 兩縣之間。 和縣 境者曰 西梁山 ; 當塗縣 境者為 東梁山 ,原名 博望山 。二山隔 江 對峙如門阙,故亦名 天門山 。《宋書·孝武帝紀》:“﹝ 大明 七年﹞於 博望 、 梁山 立雙闕。” 唐 李白 《天門山銘》:“ 梁山 、 博望 ,關扃 楚 濱,夾據洪流,實為 吳 津。”

(5).山名。在今 陝西省 南鄭縣 境。《文選·張載<劍閣銘>》:“巖巖 梁山 ,積石峩峩。” 李善 注引 揚雄 《益州箴》“巖巖 岷山 ,古曰 梁州 。”按,此 梁州 為山名。

(6).山名。在今 四川省 劍閣縣 境。又名 劍門山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梁山”是一個多義詞,主要包含地理、文學及曆史等不同層面的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地理層面的梁山(分布于多個省份)

  1. 山東梁山

    • 位于山東省東平縣境内,因《水浒傳》中“宋江起義”而聞名,山上有宋江寨,山下有梁山泊遺址。該地現為梁山縣,屬魯西南地區,地處四省(山東、河南)交界處,行政建置于1949年。
    • 文化意義:因《水浒傳》成為文學與曆史的重要地标,是“梁山好漢”的聚集地。
  2. 陝西梁山

    • 包含多個地點:
      • 韓城梁山:見于《詩經·大雅》,大禹曾治理此山。
      • 乾縣梁山:周朝太王遷岐山時途經之地。
      • 南鄭梁山:又名“梁州山”,具有曆史記載。
  3. 安徽梁山

    • 由東梁山(當塗縣)和西梁山(和縣)組成,隔長江對峙,合稱“天門山”,是長江重要關隘。
  4. 其他地區

    • 山西呂梁山:古稱“梁山”,後演變為呂梁山。
    • 四川劍閣梁山:即劍門山,以險峻著稱。

二、文學與曆史意義

  1. 《水浒傳》中的梁山

    • 特指山東梁山,是小說中一百零八位好漢的根據地,包含天罡地煞的經典人物群像。
  2. 詩詞中的意象

    • 唐代李複《梁山》詩以蒼茫山景暗喻曆史興衰,如“武皇昔年留羽旂”“茂陵草荒秋螢飛”。

三、現代行政建置


“梁山”需結合語境理解,既可能是現實中的地理名稱(如山東、陝西、安徽等地),也可能是文學虛構的起義聖地。如需更詳細的地點或文化背景,可參考《水浒傳》或地方志等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梁山

“梁山”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的部首是“木”和“山”,總共有八個筆畫。

這個詞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梁山縣,位于中國山東省濟甯市梁山縣境内,因其地勢高聳而得名梁山。此地也是《水浒傳》中的梁山泊的原型,梁山泊是一個以嶽飛、宋江等英雄人物為首的起義軍隊的根據地。

“梁山”在繁體字中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沒有差别。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略有不同,但其意思保持不變。相比現代字體的簡化,古時候的寫法更加繁瑣複雜。例如:梁的古代寫法“㠯”,山的古代寫法是“山”。

以下是一個關于“梁山”的例句:“李逵出生梁山泊,是晁蓋手下最可怕的劍客。”

和“梁山”相關的詞彙有:“梁山泊”、“泊”、“山泊”等。

和“梁山”意思相近的詞彙有“山嶺”、“山脈”等。

和“梁山”意思相反的詞彙有“平原”、“低地”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