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料兵的意思、料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料兵的解釋

(1).率兵。《新唐書·李光顔傳》:“ 光顔 聞賊至,料兵以赴。”《新唐書·吐蕃傳上》:“惟中書侍郎 薛元超 謂:‘縱敵生患,不如料兵擊之。’”

(2).用兵。 宋 王禹偁 《賀勝捷表》:“故得帷幄之邊,陣圖猶展;沙場之上,捷書已來。歷考自古帝王,料兵之速,未有如陛下者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料兵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軍事内涵的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對敵我兵力、軍情進行估測、判斷,并據此部署戰略或戰術的軍事行為。該詞屬文言色彩較濃的專業術語,現代漢語日常使用較少,主要出現在曆史文獻或軍事研究領域。以下從權威辭書與典籍角度分述其釋義:


一、核心釋義

料兵由“料”(估量、計算)與“兵”(軍隊、軍事)複合而成,強調通過分析敵我态勢制定軍事策略。


二、曆史典籍中的用例

  1. 《三十六計·圍魏救趙》:

    “共敵不如分敵,敵陽不如敵陰。”

    此策略需精準“料兵”,通過分散敵方兵力扭轉戰局。

  2. 《史記·淮陰侯列傳》:

    韓信井陉之戰背水列陣,因“料”趙軍輕敵而設奇謀,是為“料兵”典範。


三、現代語境延伸

在當代軍事理論中,“料兵”思想演化為戰場情報分析與決策系統,如《中國軍事百科全書》将“戰場評估”列為信息化戰争的核心環節,強調通過數據建模實現“料敵機先”。


參考文獻來源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4)
  2. 《三十六計》(中華書局,2007)
  3. 《史記》(中華書局點校本,1959)
  4.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軍事戰略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7)

網絡擴展解釋

根據搜索結果的綜合分析,“料兵”為古代軍事術語,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1. 率兵(統率軍隊)

    • 最早見于《新唐書·李光顔傳》記載的軍事行動:"光顔聞賊至,料兵以赴",指将領根據敵情統率部隊應戰。該用法強調對軍隊的現場指揮能力。
    • 另一處記載《新唐書·吐蕃傳上》"不如料兵擊之",進一步印證此詞常用于戰争決策場景,指根據形勢判斷後帶兵出擊。
  2. 用兵(軍事調度)

    • 宋代王禹偁在《賀勝捷表》中稱贊帝王"料兵之速",此處特指對軍隊的快速調度部署能力,強調戰略層面的運籌帷幄。
    • 該用法還包含對兵法的靈活運用,《新唐書》多處以"料兵"描述戰場上的戰術調整,如分兵合擊等具體策略。

詞義辨析:

需注意部分現代解釋(如)将其引申為成語"觀察敵方動向",此屬詞義演化,古典文獻中尚未見此用法。建議研究古文時以原始軍事指揮含義為準。

别人正在浏覽...

兵氣嬖色長卷呈見充闾從先當扆倒灌放恣方潔繁巨鐇髴髴鳳轎分解者舸艦更生滾算渙發大號彙納頰胲急不及待潔牙九重圍跼縮開緒看待拉丁美洲廉順領帶卡犁牛骍角臨曆漫遊命屦貊頭捏撮瞟眇謙謙君子切谏氣籠輕暗起葶啟知人馬平安弱情山甸生關死劫時策矢志不移霜羅殊趣歲稔俗師天擇頭颡退翁蚊力侮文享帚寫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