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瞟眇的意思、瞟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瞟眇的解釋

隱隱約約、看不清楚的樣子。《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忽瞟眇以響像,若鬼神之髣髴。” 李善 注:“瞟眇,視不明之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瞟眇"是一個較為罕見的古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單字釋義及古代文獻用例綜合理解。根據權威漢語工具書及古代字韻書考證,其核心釋義如下:


一、單字溯源

  1. 瞟(piǎo)

    • 《說文解字》未直接收錄,但《廣韻·小韻》注為“目小視也”,指目光短暫掃視或斜視。
    • 清代《康熙字典》引《集韻》釋為“瞥見也”,強調不經意間的快速一瞥。

      來源: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陳彭年《廣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2. 眇(miǎo)

    • 《說文解字·目部》釋為“小目也”,本義指眼睛微小,後引申為微小、高遠、模糊不清之意。
    • 《莊子·德充符》有“眇乎小哉”用例,形容事物細微難察。

      來源:許慎《說文解字》;郭慶藩《莊子集釋》(中華書局2012年版)。


二、複合詞“瞟眇”的釋義

“瞟眇”屬并列式複合詞,綜合二字含義可得出兩種解釋:

  1. 視覺模糊、隱約不清

    強調視線朦胧、難以辨清的狀态。如明代《正字通》注:“瞟眇,微見貌。”

    來源:張自烈《正字通》(清康熙九年刻本)。

  2. 目光短暫而高遠

    融合“瞟”的短暫性與“眇”的深遠感,形容目光快速投向遠方。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提及“眇”含“遠視”義,可佐證此解。

    來源: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三、文獻用例與語境分析

雖直接用例稀少,但可從近義詞彙推證:


四、現代使用建議

該詞屬生僻古語,現代漢語極少使用。若需表達類似含義,可選用“一瞥”“朦胧”“渺遠”等替代詞,避免理解障礙。

如需進一步考據,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第7卷第1289頁“瞟”字條及第7卷第1301頁“眇”字條,或檢索《四庫全書》電子版相關韻書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

“瞟眇”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piǎo miǎo,主要用于形容視覺上模糊不清或隱約不明的狀态,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含義

指視線模糊、看不清楚的樣子,常用于描述事物若隱若現或難以辨識的視覺感受。例如《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中:“忽瞟眇以響像,若鬼神之髣髴”,李善注為“瞟眇,視不明之貌”。

2.詞源與用法

3.相關辨析

4.示例與延伸

“瞟眇”的核心意義是視覺上的模糊與隱約,需結合語境理解。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或古代文獻(如《文選》)。

别人正在浏覽...

白紛班彩暢遊伧攘稠衆打降奠鴈奠馔鼎府敦默寡言發末分北攻錯光芒萬丈歸陰果于自信涵容何則檢操降服監工見笑谏言進策祭亭集滞可不課銀空當老公事老貨勒馬列甯服洛食霾風淖冰暖呼呼漂薄憑驗釺锢缲藉歧道怯疾七升之布日旸搔動色陣世蔭手闆支頤壽麪壽險聳歎淘濯撻市脫不了誣構嶰律淅呖西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