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西海的意思、西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西海的解釋

(1).傳說中西方之神海。《楚辭·離騷》:“路 不周 以左轉兮,指西海以為期。”《山海經·南山經》:“ 招搖之山 ,臨于西海之上。”

(2).指西方。對中原而言。《荀子·王制》:“西海則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國得而用之。” 漢 劉向 《新序·善謀》:“利盡西海而諸侯不以為貪。”

(3).西方日落處。 唐 李白 《古風》之十一:“ 黃河 走東溟,白日落西海。”參見“ 西冥 ”。

(4).郡名。 西漢 末于今 青海 附近置 西海郡 。後因以為 青海 的别名。《漢書·張骞傳》:“賴天之靈,從泝河山,涉流沙,通 西海 ,山雪不積,士大夫徑度,獲王首虜,珍怪之物畢陳於闕。”《明史·西域傳三·西番諸衛》:“ 西寧 即古 湟中 ,其西四百裡有 青海 ,又曰 西海 ,水草豐美。”

(5). 新疆 博斯騰湖 的别稱。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河水二》:“ 敦薨 之水,自 西海 逕 尉犂國 。”

(6).指西洋。 清 馮桂芬 《采西學議》:“ 顧氏 炎武 不知西海。夫西洋,即西海。”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西海"是漢語中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地理名詞。根據《漢語大詞典》,其核心含義指代中國西部的水域或湖泊,具體釋義可分為四類:

一、曆史地理概念

先秦文獻《山海經》記載的"西海"泛指中原以西的神秘水域,漢代起逐漸具象化為青海湖的古稱,這一用法在《漢書·地理志》中得到印證。隋唐時期擴大為西部邊疆的代稱,如《隋書·炀帝紀》所述"西海郡"即今青海地區。

二、神話與文學意象

在道教典籍《雲笈七籤》中,西海被描述為昆侖仙山周邊的神域水域,與東海、南海構成四方海域體系。唐代李白《戰城南》詩句"洗兵條支海上波"中的"條支海",經清代王琦注疏考證實指西海。

三、現代地理實體

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名志》明确标注:青海省因青海湖(古西海)得名,民間仍保留"西海"别稱。台灣基隆市設有"西海風景區",特指當地臨太平洋的海岸景觀帶。

四、國際水域指代

清末外交文獻如《清季外交史料》,将歐洲海域統稱為西海,與東海(太平洋)、南海形成地理參照體系,這種用法在現代學術著作中仍有沿用。

網絡擴展解釋

“西海”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種含義,以下為綜合解析:

  1. 神話與方位指向

    • 指傳說中西方之神海,多見于《楚辭》《山海經》等古籍,如《離騷》提到“指西海以為期”。
    • 泛指西方或日落之處,如《荀子·王制》中“西海”代指中原以西的區域。
  2. 地理名稱(青海)

    • 漢代曾在青海設“西海郡”,後世以“西海”作為青海的古稱。青海湖亦别稱西海,藏語稱“錯溫波”,蒙古語稱“庫庫諾爾”。
  3. 新疆博斯騰湖别稱

    • 新疆境内最大的内陸淡水湖博斯騰湖,曆史上也被稱為西海。
  4. 曆史行政區劃

    • 西漢末年在今青海附近設置“西海郡”,屬漢代邊疆行政區劃之一。
  5. 指代西洋或特定海域

    • 明清時期引申為“西洋”,即歐洲地區。
    • 《後漢書》中記載甘英出使大秦(羅馬帝國)時提到的“西海”,據考為波斯灣。

提示:以上内容綜合了文獻、地理及曆史釋義,若需完整考據可查閱《漢典》《後漢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白汗标秀閉口結舌布寫超今冠古茶樹吃不了包着走珫耳楚天雲雨翠巍巍道傍築室跕跕斷氣哆啰翻倒法星風簡風驅電掃複會蝮蜟宮縧規車皓壁镬亨绛府寄牋疾疚靠子困獸猶鬥斂禍攦脫龍戰虎争廬冢悶苦乒乓匍伏浦灘青簡青蘦趣事商咄少隽燒畲時殊風異堂音瞳仁透骨豚兒挽手兒萬壽山無箇無咎無譽湘妃鼓瑟相樛現金帳限絶縣異小諒颉佷悉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