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出《詩·小雅·小旻》:“如彼築室于道謀,是用不潰于成。” 鄭玄 箋:“如當路築室,得人而與之謀所為,路人之意不同。故不得遂成也。”後比喻雜采各家之說。 宋 鄭樵 《<通志>總序》:“後世衆手修書,道傍築室,掠人之文,竊鐘掩耳,皆 固 之作俑也。”
“道傍築室”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該成語源自《詩經·小雅·小旻》中的“如彼築室于道謀,是用不潰于成”,字面意思指在路邊建造房屋時,向過路行人征詢意見。由于路人觀點各異,最終導緻房屋無法建成。
例如:“團隊讨論若像道傍築室,最終隻會一事無成。” 該成語提醒人們:決策需有主見,過度依賴他人意見或拼湊不同觀點,反而可能阻礙目标達成。
(注:以上解釋綜合自漢典、成語詞典等權威來源,如需完整文獻可查閱《詩經》及鄭樵《通志總序》。)
《道傍築室》是一句成語,用來形容選擇在道路旁邊建造房屋。在這個成語中,道表示道路,傍表示旁邊,築表示建造,室表示房屋。這句成語的意思是選擇在不合適的地方建造房屋,十分不明智。
下面分析一下《道傍築室》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其中,道的部首是辵,傍的部首是亻,築的部首是⺥,室的部首是宀。道的筆畫數是12,傍的筆畫數是9,築的筆畫數是12,室的筆畫數是9。
《道傍築室》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故事。相傳,戰國時期有一個農民叫孟嘗君公子舍,他為了省去行路的麻煩,決定在道路旁邊築造房屋。正直而聰明的齊威王聽說後多次勸阻,但孟嘗君公子舍仍執迷不悟,最終孟嘗君公子舍道傍築室,給自己帶來了諸多不便和麻煩。
《道傍築室》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道旁築室。繁體字是中文書寫的一種形式,相比簡體字來說,它的字形較為複雜。在繁體字中,道、傍、築、室的字形會有一些差異,但它們所代表的意思是一緻的。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道傍築室》這個詞在古代的寫法是道旁築室。漢字書寫的演變過程中,字形和結構都發生了變化,但詞語的意義并未改變。
下面是《道傍築室》在句子中的例句:
1. 他不聽勸告,繼續道傍築室,最終遭受了巨大的損失。
2. 做事要審慎,不要一時沖動,避免道傍築室的錯誤決策。
與《道傍築室》相關的組詞有:道路、築造、室内等。
與《道傍築室》近義詞有:魯莽從事、妄自菲薄、輕率從事等。
與《道傍築室》反義詞有:慎重從事、審時度勢、穩健行事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