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排洩。 清 梅曾亮 《吳淞口驗功記》:“ 元 時疏 黃浦 至 新洋 ,功施卑卑,不利洩宣。”
宣洩,宣露。《三國志·蜀志·龐統傳》“先主大笑,宴樂如初” 裴松之 注引 晉 習鑿齒 曰:“ 龐統 懼斯言之洩宣,知其君之必悟,故衆中匡其失,而不脩常謙之道,矯然太當,盡其蹇諤之風。”
“洩宣”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xiè xuān(注音:ㄒㄧㄝ ˋ ㄒㄨㄢ),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如果需要進一步考證具體古籍用例,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第7505卷。
《洩宣》是一個漢字詞語,它有着多重的意思。在現代漢語中,它的主要意思是洩漏秘密、洩露消息。此外,它還可以指代洩露隱私或透露某個計劃、消息等。這個詞用來描述某人通過不恰當的途徑将秘密或消息暴露給他人。
《洩宣》這個詞由兩個漢字組成:「洩」和「宣」。
「洩」是一個形聲字,它的部首是「水」,表示與水有關的事物。它的偏旁部首是「氵」,表示與水有關。它的總部首是「氵水部」。它的拼音是「xiè」,在康熙字典中排第299頁。
「宣」是另一個形聲字,它的部首是「宀」,表示與房屋有關的事物。它的偏旁部首是「宀」,表示與房屋有關。它的總部首是「宀寶蓋點罙」。它的拼音是「xuān」,在康熙字典中排第831頁。
總的來說,《洩宣》這個詞的兩個字的部首分别是「水」和「宀」。
《洩宣》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它最早出現在《莊子·逍遙遊》一書中,是作者莊子使用的一個詞語。
至于繁體字形式,就是在字形上保留了古代漢字的一些特征。例如,繁體字「洩」的寫法是「洩」,它在字形上增加了「氵」部首的筆畫;繁體字「宣」的寫法是「宣」,它在字形上保留了古代漢字的形狀。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洩宣》的寫法是有一些差異的。在古代,「洩」的寫法是「洩」,它的字形更加繁複,具有更多的筆畫;「宣」的寫法與現代寫法相同。
例句:
1. 他洩宣了公司的秘密,被解雇了。
2. 這個消息還沒有經過官方宣布,不要洩宣出去。
組詞:
洩露、洩密、宣布、宣傳等。
近義詞:
洩漏、洩漏、洩露、洩露等。
反義詞:
保守、守口如瓶、保密、保密不洩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