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播鼗的意思、播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播鼗的解釋

亦作“ 播鞉 ”。搖小鼓。《周禮·春官·瞽矇》:“瞽矇掌播鼗、柷、敔、塤、簫管、絃歌。”《論語·微子》:“鼓 方叔 入於 河 ,播鼗 武 入於 漢 。”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國 曰:“播,搖也。 武 ,名也。”《宋史·樂志二》:“古者,瞽矇、眂瞭皆掌播鼗,所以節一唱之終。” 明 歸有光 《宋史論贊·章獻劉皇後》:“ 章獻 因鍛銀之邪,起播鼗之賤,以才拔承恩寵,至幹大政。”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聽稗》:“擊鼓的名 方叔 ,入於 河 ;播鞉的名 武 ,入於 漢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播鼗”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文獻記載和權威解釋總結如下:

基本釋義

播鼗(bō táo)指搖動小鼓的動作,特指古代樂師演奏時使用的帶柄小鼓(形似撥浪鼓)。該詞也寫作“播鞉”,二者為異形詞關系。

文獻溯源

  1. 《周禮》記載:瞽矇(盲人樂師)的職責包括“掌播鼗、柷、敔、塤、簫管、絃歌”,說明這是古代禮樂中的重要演奏方式。
  2. 《論語·微子》用例:“播鼗武入於漢”,孔安國注解“播”為搖動,“武”為人名,指樂師通過搖小鼓參與禮樂活動。
  3. 《宋史·樂志》補充:播鼗具有控制歌唱節奏的功能,所謂“節一唱之終”。

延伸說明

注意事項

該詞屬于文言雅言,現代漢語中已罕用,主要見于古籍研究和傳統文化領域。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周禮注疏》《論語集解》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播鼗》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通過演奏鼓樂或敲打鼓鼗的方式來傳播消息或信息。下面是關于《播鼗》的一些詳細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播鼗》這個詞的部首是“扌”和“鼓”,它的總筆畫數是14。 來源:《播鼗》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傳統文化,當時鼓鼗被認為是一種重要的樂器,用來傳達信息和動員人們。後來,“播鼗”一詞就形象地用來形容通過鼓鼗傳播信息的場景。 繁體:《播鼗》的繁體字為「播鼗」。 古時候漢字寫法: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但《播鼗》一詞的基本構造和意思沒有改變。 例句:他們通過打動人們心靈的演奏,成功地用音樂播鼗了愛國主義精神。 組詞:播音、播種、鼗笙。 近義詞:傳達、傳播、宣揚。 反義詞:隱瞞、保密、封鎖。 希望上述信息對您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