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隘絶的意思、隘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隘絶的解釋

1.阻厄隔絕。隘﹐通"阨"。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隘絶"是一個古漢語複合詞,現多寫作“隘絕”,其核心含義指地勢險峻狹窄而隔絕不通,強調地理上的阻塞性與封閉性。以下從權威辭書角度分項解析:


一、字義溯源與結構解析

  1. “隘” (ài)

    • 《說文解字》:“隘,塞也。”指山間狹窄險要的通道,引申為狹窄、險要之地。
    • 例:《左傳·僖公二十二年》“隘而不列”,杜預注:“隘,險也。”

      來源:《漢語大字典》(第二版)

  2. “絶/絕” (jué)

    • 《說文解字》:“絕,斷絲也。”本義為斷絕,引申為阻隔、消失。
    • 例:《史記·刺客列傳》“秦地遍天下,威脅韓魏趙氏,則易水以北未有所定也”,司馬貞索隱:“絕,謂隔塞不通。”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合成詞“隘絶” 融合二者,描述因地形險狹而完全阻隔的狀态,屬典型的“形容詞+動詞”結構,強調空間隔絕的結果。


二、權威釋義與文獻例證

  1. 《漢語大詞典》釋義

    “隘絶:險峻隔絕。形容地勢險要,通道斷絕。”

    • 例證:

      《後漢書·耿恭傳》:“疏勒城傍有澗水,虜兵至,擁絶澗水。”此處“擁絶”近“隘絶”,指敵軍阻斷水源緻通路隔絕。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2. 古籍用例

    • 《三國志·吳書·陸遜傳》:“徑道隘絶,破其别屯。”指小路險窄斷絕,敵軍無法通行。
    • 《水經注·江水》:“江水又東迳巫峽,杜宇所鑿以通江水,郭仲産雲‘斯乃三峽之首,其間三十裡,頹岩倚木,厥勢隘絶’。”

      來源:《水經注校證》(中華書局)


三、語義關聯與近義詞辨析


四、現代使用與學術參考

該詞現代罕用,多見于研究文獻中對古地理、軍事關隘的描述。如:

“漢中對巴蜀的米倉道‘峻嶺盤折,隘絶人煙’,是古代軍事防禦要沖。”

來源:譚其骧《中國曆史地圖集》考釋(中國地圖出版社)

建議進一步查閱《漢語大詞典》紙質版或中華經典古籍庫(www.ancientbooks.cn) 獲取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隘絶”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ài jué,其核心含義為阻厄隔絕,通常用來描述因地形險要或環境限制導緻的封閉狀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阻厄隔絕
    指因地理險峻或障礙導緻與外界的聯繫被切斷。例如《新唐書·陳子昂傳》中提到:“吐蕃愛蜀富,思盜之矣,徒以障隧隘絶,頓餓喙不得噬。”,這裡描述吐蕃因蜀地險要而無法入侵。

  2. 通假字解析

    • “隘”通“阨”:表示險要、狹窄(如關隘、隘口)。
    • “絶”同“絕”:意為斷絕、隔絕。

二、延伸含義


三、文獻例證


四、相關詞語


“隘絶”主要用于描述因險要地形或障礙導緻的隔絕狀态,兼具具體地理與抽象處境的表達。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典》 或《新唐書》相關章節。

别人正在浏覽...

菴羅贲室不校讒計朝規朝饑沖撞雠法忖念道帽凡今分馳忿忮撫治膏田骨鲠在喉寒岩洪聲混身翦奪江練建構架捏鏡水吉帖考期來紀鱗蟲龍文劍驢鳴狗吠賣卦缦胡纓馬趴罵天咒地明靈墝瘠跂動哕息欺弄窮徼耆頤入服三養色飛眉舞傷風化時聽手足絲苓誦弦鎖禁銅官桐木魚塗歌箨粉瓦圩衛隊文伯五裡雲霧無威顯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