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器物的蓋子。《後漢書·張衡傳》:“ 陽嘉 元年,復造候風地動儀。以精銅鑄成,員徑八尺,合蓋隆起,形似酒尊,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
(2).車蓋之屬。 隋 江總 《攝山栖霞寺碑頌》:“金幢合蓋,寶駕驅輈。”
“合蓋”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種主要含義及用法:
器物的蓋子
指與器物主體相配套、用于覆蓋或封閉的部件。例如《後漢書·張衡傳》描述候風地動儀時提到:“合蓋隆起,形似酒尊”,這裡“合蓋”即指地動儀頂部的銅蓋,與主體嚴密契合。
車蓋之屬
古代車馬上的傘蓋或類似遮蔽物。如隋代江總《攝山栖霞寺碑頌》中“金幢合蓋,寶駕驅輈”,此處“合蓋”代指華貴的車蓋裝飾。
“蓋”單獨使用時,可指遮蔽物(如鍋蓋、傘蓋)或動作(如覆蓋、蓋章),而“合蓋”更強調“蓋與主體的契合性”,常用于描述功能性或裝飾性閉合結構。
合蓋是一個漢字詞組,合指兩個或多個事物合并在一起,蓋指蓋在上面。合蓋的意思就是将兩個或多個物體放在一起,再用蓋子覆蓋在上面。
合蓋的部首是合,并且共有10個筆畫。
合蓋這個詞的來源較為普遍,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篆書體。在繁體字中,合蓋的寫法保持不變,依然是「合蓋」。
在古代文獻中,合蓋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例如在《說文解字》中,合蓋的寫法是「合蓋」,即将「合」字放在「蓋」字的上方。
1. 他把兩本書合蓋起來,放在書架上。
2. 這個容器可以合蓋,不會漏水。
組詞:合蓋箱、合蓋器、合蓋子等。
近義詞:合上、覆蓋、封蓋。
反義詞:拆開、揭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