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審定;審理判決。《梁書·到洽傳》:“舊制,中丞不得入尚書下舍, 洽 兄 溉 為左民尚書, 洽 引服親不應有礙,刺省詳決。”《舊唐書·王播傳》:“時天下多故,法寺議讞,科條繁雜, 播 備舉前後格條,置之座右,凡有詳決,疾速如神。”《續資治通鑒·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先是大理寺獄訟凡關覆奏者,以翰林學士、給事中、政事舍人詳決,至是始置少卿及正主之。”
“詳決”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xiáng jué,其核心含義為詳細審理并作出決斷,主要用于法律或事務處理場景。以下是具體解析:
指對問題或案件進行全面分析、審慎審理後作出準确判斷。例如:古代司法官員在審理複雜案件時需“詳決”,确保裁決的公正性。
主要源自《梁書》《舊唐書》《續資治通鑒》等史書,例如宋代司法改革中提到“以翰林學士詳決案件”,反映其制度演變。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古籍案例,可參考《梁書·到洽傳》或《舊唐書·王播傳》等原文。
詳決(xiáng jué)是一個漢字詞彙,意指詳細解決或細緻審查。當用作動詞時,表示對問題或争議進行深入分析和解決;當用作名詞時,表示詳細解決問題或争議的決定或方案。
詳決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決,其中的“冫” 又叫 “冰” ,指覆蓋着湖泊或江河的冰。其筆畫數為 9 畫,分别是“⺂”(2畫)和“⺇”(7畫)。
詳決這個詞的來源比較清晰。決字古代寫作“刜”或“刔”,表示用刀刮去冰層的意思。而詳字則表示詳細和仔細,由“言”和“羊”組成,表示用口仔細解釋和說清楚。在古代,詳決一詞通常用于指決定和解決問題,并通過詳細講解和審查來确定。
繁體字“詳決”也是用于表示詳細解決問題的意思,其字形和簡體相似。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詳決通常分别寫作“詳”和“決”。
1. 他詳細地審查了每個細節,最終作出了公正的詳決。
2. 這篇文件提供了關于争議的詳決方案,希望能解決雙方的分歧。
組詞中含有詳決這個詞的相關詞彙有:
1. 詳解:詳細地解釋或闡述。
2. 決策:對問題做出決定或解決方案。
3. 詳述:詳細地叙述或講解。
詳決的近義詞是詳細解決,意思相近。
詳決的反義詞是概略,表示對問題的簡單處理或忽略細節。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