锉碓的意思、锉碓的詳細解釋
锉碓的解釋
斬斷肢體的刑具。《魏書·汝南王悅傳》:“ 悅 為大剉碓置於州門,盜者便欲斬其手。”《隋書·刑法志》:“帝遂以功業自矜,恣行酷暴,昏狂酗醟,任情喜怒。為大鑊、長鋸、剉碓之屬,并陳於庭。” 宋 洪邁 《夷堅乙志·張女對冥事》:“廡下各列門戶,或榜雲‘鑊湯地獄’,或榜雲‘剉碓地獄’。”
詞語分解
- 锉的解釋 锉 (銼) ò 用鋼制成的磨鋼、鐵、竹、木等的工具:锉刀。鋼锉。扁锉。 用锉磨東西:把鐵條锉細。 古同“挫”,折傷,挫敗。 筆畫數:; 部首:钅; 筆順編號:
- 碓的解釋 碓 ì 木石做成的搗米器具:碓房(舂米的作坊)。 筆畫數:; 部首:石;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锉碓”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和曆史文獻來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
一、成語含義:比喻技藝不精
根據,“锉碓”讀作cuò dié,由“锉”(锉刀)和“碓”(石磨)組成,字面指兩種工具,引申為:
- 基本含義:形容人的才能或技藝不夠熟練、水平不高。
- 使用場景:多用于評價技能或工作能力,例如批評他人技術生疏或效率低下。
二、古代刑具含義
部分文獻(如、)提到“锉碓”是古代一種斬斷肢體的刑具,常見于曆史記載:
- 功能:作為殘酷刑罰的執行工具,如《魏書》記載“大锉碓置于州門,盜者斬其手”。
- 演變:隋唐時期與其他刑具(如大鑊、長鋸)并列使用,宋代文獻中亦提及“锉碓地獄”的刑罰場景。
補充說明
- “碓”的本義:指舂米工具(如石臼),後擴展為腳踏驅動的加工器械(、)。
- 注意:成語用法多見于現代漢語,而刑具含義屬曆史專有名詞,需結合上下文區分。
若需進一步考證曆史用例,建議查閱《魏書》《隋書》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锉碓》是一個漢字詞彙,意思是用來锉削或磨碾的工具。它的拆分部首是“钅”和“坐”,分别表示金屬和坐。這個詞的筆畫數是10畫。《锉碓》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字,是由人們對工具的命名所産生的。在繁體字中,這個詞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有可能會存在些微的差異,但在大部分情況下,仍然與現代字形相似。以下是一個例句:“他用锉碓将石頭磨成了形狀完美的雕塑作品。”與《锉碓》相關的組詞有锉刀、碓臼等。《锉碓》的近義詞可以是磨刀石、磨石等,而反義詞可能是琢磨、磨合等。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