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天真爛漫的意思、天真爛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天真爛漫的解釋

亦作“ 天真爛熳 ”。1.純真自然,不虛僞造作。 吳師道 《吳禮部詩話》引 宋 龔開 《高馬小兒圖》詩:“此兒此馬俱可憐,馬方三齒兒未冠。天真爛熳好容儀,楚楚衣裝無不宜。” 明 胡應麟 《詩薮·宋》:“ 子瞻 雖體格創變,而筆力縱橫,天真爛熳。” ********* 《經曆》四八:“他的性情又是那樣天真爛漫,笃實敦厚!”

(2).形容單純、幼稚。 毛6*6*東 《整頓黨的作風》:“因為教條主義容易裝出馬克思主義的面孔,吓唬工農幹部……也可以吓唬天真爛漫的青年,把他們充當俘虜。”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天真爛漫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天真爛漫是一個形容人物性格或行為狀态的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指純真自然、毫不矯飾,充滿活潑真摯的童趣。以下從語義、用法及文化内涵三方面解析:


一、語義解析

  1. 「天真」

    指心地單純,性情直率,未經世俗雕琢的自然狀态。如《現代漢語詞典》釋義:“心地單純,性情直率;沒有做作和虛僞”。強調内在的質樸本性。

  2. 「爛漫」

    原意為色彩鮮明(如花朵盛開),引申為情感、行為坦率熱烈,毫無拘束。如《漢語大詞典》釋:“坦率自然,毫不做作”。

  3. 整體詞義

    二者結合後,形容人(尤指兒童)純真活潑、真誠可愛的自然狀态,如王國維《人間詞話》所評:“真性情者,天真爛漫而無所隱”。


二、典型特征與用法


三、古今經典用例

  1. 古代文獻

    南宋袁枚《所見》:“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中,牧童形象即具天真爛漫之态。

  2. 近現代文學

    冰心《寄小讀者》以“童心的爛漫”贊美兒童純真世界。


權威參考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查看詞條
  2.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1. 線上檢索
  3. 王國維.《人間詞話》. 中華書局, 2012. 原文選讀
  4. 魯迅.《朝花夕拾》.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3. 作品解讀

網絡擴展解釋

“天真爛漫”是一個常用于形容兒童或青少年純真自然狀态的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成語來源

  1. 文獻出處
    最早出自宋代龔開的《高馬小兒圖》:“此兒此馬俱可憐,馬方三齒兒未冠。天真爛漫好容儀,楚楚衣裳無不宜。”
  2. 曆史背景
    南宋末年,畫家鄭思肖(原名鄭之因)因主張抗元未被采納,後改名“思肖”(寓意思念故國),其畫作風格自然率真,後人以此形容純真特質。

三、用法與例句


四、延伸理解

該成語不僅描述外在的活潑可愛,更強調内在的真誠與純粹,如春天初綻的花朵般自然生動。在現代語境中,也用于批評過度世故的行為,呼籲回歸本真。

别人正在浏覽...

案具半床扮會杯酒解怨鞭梢筆帖赤眉疇合楚醪摧枯拉腐遞遞定購東扭西捏洞庭放徙燔書阬儒浮腫概赅詭飾酣豔烘騰荒急悔志渾大将妄加農炮嚼吃金不換盡氣及時行樂具帶軍中候樂極則悲連棟臁胫骨麗目留任祿算姆師女侍中骈傍貧潔披雅那蒲密前載上司熟衍四門鬥裡宿疹霆曦通覽退萎蛻委蚊幌涴濑夏爐冬扇宵練校埒笑咧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