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察時機估計力量。 唐 司空圖 《題東漢傳後》:“君子救時雖切,必相時度力,以緻其用。”
“相時度力”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總結如下:
指觀察時機并估算自身力量,強調在行動前審慎評估客觀條件和自身能力。出自唐代司空圖《題東漢傳後》:“君子救時雖切,必相時度力,以緻其用。”
讀音
出處與背景
結構與用法
近義詞與反義詞
“面對市場競争,企業需相時度力,制定符合自身實力的發展策略。”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的典故或具體用法,可參考《題東漢傳後》原文或權威詞典釋義。
相時度力是一個意思廣泛的成語,它來源于《論語·子罕》。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一個人在處理事務時需要具備的能力和素質。
拆分部首和筆畫:相(目旁+木)時(日旁+寸)度(廣+攵)力(力)。
《相時度力》這個成語的意思是:相互配合,合適的時間,適度的行動和用力。
繁體形式:相時度力。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可能會有些不同。比如,“相”字的舊字體形式是“相”字旁邊有兩個口,表示親口相見;“度”字的舊字體形式是“䫦”字,表示用力過度;“力”字的舊字體形式是“加”字,表示加大力量。
例句:
他們在工作中相互配合,相時度力,完成了這個項目。
組詞:相互協作、合適時機、適度行動、用力適中。
近義詞:協調一緻、默契配合、恰到好處。
反義詞:相互沖突、時機不當、過度行動、用力過猛。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