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寄售的意思、寄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寄售的解釋

[consign for sale on commission;put up for sale in a second-hand shop] 寄賣

詳細解釋

寄賣。 魯迅 《書信集·緻王志之》:“小說我隻能放在通信的書店裡寄售,因為我和别店并無往來,即使拿去托售,他們收下了,我也無此本領向他們收回書款,我自己印的書就從沒有不折本的。”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寄售是商貿領域中的專業術語,指商品所有者(即寄售人)将貨物委托給受托方(即代銷商)代為銷售的一種交易方式。根據《現代漢語詞典》定義,寄售的核心特征在于“商品所有權在售出前仍歸屬寄售人,代銷商僅提供銷售渠道并從中獲取傭金”。具體可從三方面理解:

  1. 法律關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十九章規定,寄售屬于行紀合同範疇,代銷商需以自身名義對外銷售商品,但交易風險由寄售人承擔,代銷商不承擔存貨滞銷責任。

  2. 操作流程:寄售人需與代銷商籤訂書面協議,明确貨物交付方式、定價權限及傭金比例。商品實際售出後,代銷商按約定周期向寄售人結算貨款,未售出商品可退回。

  3. 應用場景:常見于藝術品交易、二手奢侈品流通、跨境電商等領域。例如美術館代理畫家作品時,通常采用寄售模式,既保障創作者權益,又降低代銷方的資金壓力。

該模式區别于普通買賣關系的關鍵在于物權轉移的延遲性,這一特性在《國際貿易實務》教材中被列為“風險控制與資金周轉優化”的典型案例。

網絡擴展解釋

寄售是一種委托代售的貿易模式,常見于商品流通和國際貿易領域。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核心特點

  1. 委托銷售關系:貨主(委托人)将貨物交給代銷方(受托人)保管并銷售,所有權在售出前仍屬于貨主,代銷方僅負責銷售環節,不承擔貨物滞銷風險。
  2. 後結算機制:代銷方在貨物實際售出後,按協議扣除傭金或費用,再将貨款支付給貨主。例如超市代銷商品時,僅在使用後向供應商付款。

二、業務流程(以ERP系統為例)

  1. 補貨階段:将貨物轉移至代銷方庫存,此時物權未轉移,如企業向客戶倉庫發送50箱商品。
  2. 消耗與結算:代銷方實際使用或售出貨物後(如30箱),生成銷售訂單并開具發票。
  3. 退貨與調整:未售出貨物可退回貨主,如價格變動時撤回21箱商品。

三、應用場景與優劣勢

  1. 適用場景:拓展銷售渠道(如跨境電商)、減少庫存壓力(供應商寄售原材料)。
  2. 優勢:貨主可利用代銷方資源擴大銷售,代銷方無需預付貨款。
  3. 風險:貨主需承擔貨物滞銷風險,且可能面臨價格管理難題。

四、與相關概念區别

如需了解具體行業案例或國際貿易中的特殊條款,可參考來源中的權威百科和ERP操作指南。

别人正在浏覽...

安根辯辯波衍不同凡響剗艾常等鈔校抽簡祿馬傳素跐踐打鬧台大藏定水獨酲反口棼刍憤盈趕擺格登登搆虐光降郭李喉轉華競黃甲緘愁講習見噎廢食浸使季俗九軌廊餐立草貿籴民主人士木铎耐寒撚酸甯靖殍餓七竅冒火畦畽蘘荷鋭勢僧格殺哀殺一儆百聖珓慎小事微筮驗施主貪騃投釣魏觀維摩委要穩帖烏頭暈現年鮮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