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售的意思、寄售的詳細解釋
寄售的解釋
[consign for sale on commission;put up for sale in a second-hand shop] 寄賣
詳細解釋
寄賣。 魯迅 《書信集·緻王志之》:“小說我隻能放在通信的書店裡寄售,因為我和别店并無往來,即使拿去托售,他們收下了,我也無此本領向他們收回書款,我自己印的書就從沒有不折本的。”
詞語分解
- 寄的解釋 寄 ì 托付:寄托。寄存。寄情。寄懷。寄意。 依靠,依附:寄居。寄食。寄生蟲。 托人傳送,特指由郵局傳遞:寄信。寄錢。 認的親屬:寄父。寄母。寄子。 筆畫數:; 部首:宀; 筆順編號:
- 售的解釋 售 ò 賣:售貨。售票。出售。銷售。零售。 施展:以售其奸。其計不售。 賣銷 筆畫數:; 部首:口;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寄售是一種委托代售的貿易模式,常見于商品流通和國際貿易領域。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核心特點
- 委托銷售關系:貨主(委托人)将貨物交給代銷方(受托人)保管并銷售,所有權在售出前仍屬于貨主,代銷方僅負責銷售環節,不承擔貨物滞銷風險。
- 後結算機制:代銷方在貨物實際售出後,按協議扣除傭金或費用,再将貨款支付給貨主。例如超市代銷商品時,僅在使用後向供應商付款。
二、業務流程(以ERP系統為例)
- 補貨階段:将貨物轉移至代銷方庫存,此時物權未轉移,如企業向客戶倉庫發送50箱商品。
- 消耗與結算:代銷方實際使用或售出貨物後(如30箱),生成銷售訂單并開具發票。
- 退貨與調整:未售出貨物可退回貨主,如價格變動時撤回21箱商品。
三、應用場景與優劣勢
- 適用場景:拓展銷售渠道(如跨境電商)、減少庫存壓力(供應商寄售原材料)。
- 優勢:貨主可利用代銷方資源擴大銷售,代銷方無需預付貨款。
- 風險:貨主需承擔貨物滞銷風險,且可能面臨價格管理難題。
四、與相關概念區别
- 寄售 vs 普通銷售:前者物權轉移以實際消耗為前提,後者在交付時轉移。
- 寄售 vs 代銷:寄售更強調庫存托管和按需結算,常見于B2B供應鍊場景。
如需了解具體行業案例或國際貿易中的特殊條款,可參考來源中的權威百科和ERP操作指南。
網絡擴展解釋二
寄售的意思
寄售是一種商業行為,指把物品委托給他人出售,待售出後再按約定分成。寄售一般用于二手物品交易,可以幫助賣方将物品以較高的價格賣出,同時也能幫助買方以較低的價格購買到物品。
拆分部首和筆畫
寄售的拆分部首是⺮(艸字頭),筆畫數為14畫。
來源和繁體
寄售一詞源于漢語,是由“寄”和“售”兩個字組合而成。在繁體字中,寄售的寫法為「寄售」。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寄售的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
例句
1. 他把不需要的鞋子寄售給了二手物品店。
2. 我們決定将這些古董家具寄售給專業拍賣行。
組詞
寄快遞、包裹寄送、郵寄、快遞寄送
近義詞
委托銷售、代售
反義詞
購買、買入、買進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