鏓硐的意思、鏓硐的詳細解釋
鏓硐的解釋
亦作“鍯硐”。鑿通竹節。《文選·馬融<長笛賦>》:“鍯硐頽墜,程表朱裡。” 李善 注:“《説文》曰:‘鍯,大鑿中木也。’然則以木通其中皆曰鍯也。” 李周翰 注:“鍯硐,謂以刀通節中也。”一本作“ 鏓硐 ”。
詞語分解
- 鏓的解釋 鏓 ō 〔鎗鏓〕鐘聲。 大鑿切入木中。 筆畫數:; 部首:釒; 筆順編號:
- 硐的解釋 硐 ò 山洞;窯洞;礦坑。 筆畫數:; 部首:石;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鏓硐”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古代制作竹笛時鑿通竹節的工藝。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 拼音:cōng dòng(ㄘㄨㄥ ㄉㄨㄥˋ)
- 含義:指用刀具鑿通竹節,使竹筒内部貫通。這一動作常見于古代竹制樂器的制作,如笛子。
二、單字解析
- 鏓(cōng):
- 本義為“用鑿子鑿”,特指大鑿切入木材或竹節的動作。
- 另一義與“鎗”通假,指在器物上鑲嵌金銀裝飾。
- 硐(dòng):
- 通“洞”“峒”,指山洞、礦坑,此處引申為“貫通竹節”的工藝。
三、文獻用例
- 出自《文選·馬融〈長笛賦〉》:“鏓硐頽墜,程表朱裡。”李善注引《說文解字》解釋為“以木通其中皆曰鏓”,李周翰注則強調“以刀通節中”的工藝細節。
四、應用場景
主要用于描述古代竹笛制作工藝,強調通過鑿通竹節使樂器具備共鳴腔體的技術,屬于傳統手工藝術語。
提示:該詞為生僻古語,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常見于古籍注釋或古樂器研究領域。若需更多例證,可參考《說文解字》或《長笛賦》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鏓硐》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形容一種古老的鑄造工藝。該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其中,“鏓”部由金屬部首組成,代表金屬相關的事物;“硐”部則由石頭部首構成,表示與石頭相關的場景。根據《康熙字典》的解釋,“鏓”尚無确切釋義,但可以和金屬鑄造相關的詞彙聯繫起來;“硐”表示一個凹形的地方。
《鏓硐》一詞的來源尚不明确,可能是根據實際的金屬鑄造工藝而創造出來的。在繁體字中,該詞的拼寫保持不變。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和現代的寫法有所不同。根據古代文字的演變規律,可以推測《鏓硐》在古時的寫法可能有所差異。然而,由于相關資料有限,我們無法準确了解古代《鏓硐》的寫法。
以下是一個使用《鏓硐》的例句:在這個古老的鏓硐工坊裡,工匠們用傳統的工藝技法鑄造出精美的金屬器皿。
除了《鏓硐》之外,還可以組成其他詞語,例如:“鏓坑”(表示金屬鑄造的坑洞)或“硐房”(指用于鑄造的房間)。
近義詞方面,可以使用一些描述金屬鑄造的詞語,如“鑄造”、“鑄鐵”等。
反義詞方面,可以使用一些與金屬鑄造相反的詞語,例如“拆卸”或“毀壞”。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