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折伐的意思、折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折伐的解釋

拗折砍伐,毀壞。 元 李文蔚 《圯橋進履》第三折:“在您 洛陽 境上,虐害人民,折伐桑棗。” 郭沫若 《奴隸制時代·<侈靡篇>的研究》:“如像愛護古木一樣,要使它根深柢固,不要折伐它。”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折伐”是一個古漢語複合詞,其含義可從單字本義與曆史用法兩個層面解析:

  1. 字義溯源

    “折”在《說文解字》中釋為“斷也”,本指物體斷裂,引申為損失、挫敗,如《詩經·鄭風》中“無折我樹杞”;“伐”在《說文》中釋為“擊也”,本指砍伐樹木,後引申為征讨、誇耀,如《左傳·莊公十年》中“十年春,齊師伐我”。兩字組合後,詞義偏重于“折損攻伐”或“批評打擊”。

  2. 文獻用例

    該詞多見于古代典籍,如清代考據學家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提到“折伐連用,謂以言辭折其驕伐之氣”,指通過言語駁斥他人傲慢自誇的行為。明代《字彙·手部》亦載“折,摧也;伐,擊也。合言折伐,猶言挫敗征伐之舉”。

  3. 現代釋讀

    綜合《漢語大詞典》與《古漢語常用字字典》釋義,“折伐”可歸納為兩層含義:

需說明的是,“折伐”在現代漢語中已罕用,研究該詞需結合具體古籍語境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

“折伐”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shé fá,其核心含義為拗折砍伐、毀壞。以下是具體解釋及用法示例:

基本解釋

用法示例

  1. 文獻用例:
    • 元代李文蔚《圯橋進履》第三折提到:“在您洛陽境上,虐害人民,折伐桑棗。” 此句指破壞桑樹、棗樹等植被。
    • 郭沫若在《奴隸制時代》中強調:“如像愛護古木一樣,要使它根深柢固,不要折伐它。” 這裡呼籲保護古樹,避免人為毀壞。

擴展說明

如需更多例句或出處詳情,可參考《圯橋進履》及郭沫若相關研究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百揆邦以民為本輩分杯棬倍招常祭倘佯徹歌陳對澄鑒程途晨光赤棍淳仁村墅打過黕點打撲雕攰掉書袋調說疊裡蜂蠹貢誠官統鼓舞曲曷嘗煥景近夷酒録隽豪誇恣輘轹溜浄龍箫旅途默默無聲屏放貧閑千嬌百媚訖畢邛郵丘落鶈莺讓三讓再戎燼三大差别殺敵緻果墒壟省事三甚設順地桃花忝越頹牆違滅險害縣帖閑緒下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