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官放歸。 明 何景明 《述歸賦》:“仰皇度之寬綽兮,得屏放于故鄉。”
“屏放”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屏放”指免去官職并遣返回鄉,通常用于古代官員被解除職務後回歸故裡的場景。例如明代何景明《述歸賦》中寫道:“仰皇度之寬綽兮,得屏放于故鄉”,即通過這一詞彙表達被免官歸鄉的狀态。
該詞多見于古代文獻,如明代文學作品,強調因政治或過失原因被免職後的歸鄉狀态。現代使用較少,屬于較為生僻的文言詞彙。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述歸賦》等古籍。
屏放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意為将屏障拆除或取下,讓某物能夠自由通過。
屏:由屍部和平偏旁組成,總共有8個筆畫。
放:由亻部和方偏旁組成,總共有8個筆畫。
屏放作為一個詞語的來源比較複雜,沒有确切的出處。但可以從字義的組合來推測,屏表示隔開或遮擋,放表示釋放或放置。
屏放的繁體字為屏放,沒有太多變化。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經曆了很多變化,所以屏放的古漢字寫法很難确定。但一般認為古代沒有單獨存在的屏放這個詞語。
1. 圍牆已被屏放,方便車輛進出。
2. 出于安全考慮,警方屏放了人群。
屏幕、隔屏、排放、放置等。
解封、開放。
封鎖、隔離。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