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 善始善終 ”。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既豐贍以多姿,又善始而令終。”《梁書·陳杲傳》:“﹝ 杲 ﹞篤行清慎,善始令終。” 唐 楊炯 《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策名委質,善始令終。” 宋 王禹偁 《右衛上将軍贈侍中宋公神道碑》:“殊勛懿行,溢美于青編;善始令終,騰勞于明代。”
關于成語“善始令終”的詳細解釋如下:
如需查看更多文獻用例或權威解析,可參考、2、10中的古籍引證。
《善始令終》是一句寓意深遠的成語,意思是做事情時要有良好的起步,同時也要有恰當的結束。這句成語強調了行動的始終,強調了事情的完善,同時也寓意着堅持和執着。
《善始令終》中的漢字拆分為:
善(喜+口):表示美好、善良
始(女+台):表示開始、起點
令(人+口):表示命令、使役
終(纟+冬):表示結束、終點
《善始令終》是孔子的名言之一,出自《論語·雍也》:“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久矣,郁郁乎文哉!君子攸咎大,夫以蔽小。《善始令終》於○○,舍○○。”這裡的《善始令終》意為善于開始,善于結束。
這句成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善始令終》。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和今天有所不同。《善始令終》中的字在古代寫作:
善:單
始:女台
令:良口
終:糸冬
1. 他從小學習音樂,經過多年的努力終于成為一名出色的音樂家,真可謂是善始令終。
2. 在規劃項目時,我們不僅要理清起點和目标,更要注重每一個階段的把握和結束,隻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善始令終。
組詞:善始善終、始終如一、起承轉合、始創者、終結者
近義詞:始終不懈、有始有終、始終不渝
反義詞:鴻篇巨制、半途而廢、敷衍塞責
【别人正在浏覽】